
“明天谁来当工人?”已故著名全国劳模、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液压泵厂数控工段长李斌,曾在中国制造转型的关键阶段提出了著名的“工人之问”,呼吁实施工业强基计划、培育高技能工人。斯人已逝,但这一追问仍振聋发聩。新时代对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了哪些新要求?如何持续擦亮“上海制造”“上海师傅”金字招牌?在9月6日举行的上海电气第六届“李斌论坛”暨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上,来自上海电气集团的劳模工匠、青年骨干讲述亲历故事、分享所思所感。
上海电气集团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装备企业之一,历经120多年的发展,创造了众多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当天的分享活动以“深耕高端装备 担当强国使命”为主题展开,分为“李斌之问”“工匠之论”“青年之光”三大板块,回顾上海电气劳模工匠们一路走来的奋斗历程,讲述大国重器向上发展的曲折坎坷,展现青年人才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市总工会副主席徐珲,上海电气集团党委副书记、市机电工会主席朱兆开等领导与上海电气集团的劳模工匠、青年职工代表,全市各区局产业工会干部代表等一起聆听分享。
活动现场颁发上海电气首期劳模工匠研修班毕业证书
在“李斌之问”板块,上海电气李斌技师学院院务委员会副主任袁胜洲带来主旨发言《不断完善技能提升平台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向纵深发展》,以“建设”“改革”“永远在路上”为关键词分享了上海电气集团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的探索实践。近年来,上海电气集团探索创新了以李斌为品牌的“5+1”素质提升平台,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深耕劳动竞赛、打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等多种方式,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其中,2022年启动的上海电气“3+3+3”技术工人培养劳模工匠研修班成为一项重要探索,该研修班参照研究生课程设计教学内容,首期24名劳模工匠研修班学员在当天活动现场获颁毕业证书。
在“工匠之论”板块,三位上海电气的资深劳模工匠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创新与坚守。庄秋峰是上海汽轮机厂移动工厂负责人,他从业三十年来,一直在一线工作,团队创造性地通过“移动工厂”把制造工厂搬到客户现场,同时为企业培养了一批一专多能的高技能人才。李斌的徒弟陈勇谈到,自己始终铭记师父的教诲,“师父不仅教会了我技术,更以他爱岗敬业、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成为我人生道路上的灯塔。”上海锅炉厂的焊接技术能手季永平曾多次与李斌面对面交流,在他看来,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这就是工匠。
劳模工匠、青年骨干代表作交流分享
在生产制造一线,充满活力的青年一代已经成为攻关核心技术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勇担使命、砥砺创新。“青年之光”板块邀请三支来自上海电气的青年团队——核电集团先进核电系统堆芯支撑及堆内装置高端制造研究团队、自动化集团高精度成套磨削设备工业母机研发项目团队、氢器时代公司氢能高端技术与装备研发团队分享了各自领域的丰富的创新成果和宝贵的实践经验。
“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是上海市总工会打造的一项“工”字特色品牌,已连续开展8场。“李斌论坛”是上海电气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李斌精神的重要平台,已开展6届。当天活动通过申工社、劳动报、市机电工会视频号同步进行了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