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吸引他们周末学习“充电”?上海工匠学院第五期“匠心学堂”开班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4-09-07 13:50

摘要: 上海工匠学院第五期“匠心学堂”今日开班。

9月7日一早,虽然是周六,但上海开放大学国际会议中心二楼报告厅里座无虚席,来自本市各行各业的职工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上海工匠学院第五期“匠心学堂”开班仪式和首日课程。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沈军,上海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贾炜共同启动第五期“匠心学堂”。全国著名劳模、改革先锋、上海工匠学院院长包起帆在开班仪式上为学员们作讲话。


由上海工匠学院打造的“匠心学堂”,主要面向有意愿成为“上海师傅”“上海工匠”的一线职工中的技术人才和骨干,让职工们可利用周末走进高校,学习领会专业知识,感悟理解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匠心学堂”招生报名通知一经发出,各行各业反响热烈、报名火爆,共收到1400多名学员报名。已录取的学员中,不乏年轻学员,30-49岁的中青年人才占82.8%。在学历方面,本科及以上占比74.4%,对比往年显著提高。



本期“匠心学堂”利用9月7日、9月22日、9月28日、10月19日、10月26日五个周末的时间,每周开放3堂课程,从工匠精神、技术技能、科技前沿等内容,助力学员们成长为“六边形战士”。学员们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在师资力量上,讲师们来自人工智能、卫星通信、航天技术、量子计算等现代科技领域,其中不乏院士、劳模、工匠,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改革先锋、全国劳模包起帆、许振超,大国工匠高凤林,杨善洲精神传承人等。改革先锋、全国劳模、集装箱装卸技术领域专家许振超带来《新时代呼唤工匠精神》的“第一课”,他在课上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有一次,为了排除一个液压系统故障,他前后付出一个月时间,并借此摸索出一套工法,“这些经历让我体会到知识的力量,学习的重要,我们在工作中要多干、多摸索、多想。”许老师平实的话语讲述了生动的经历,他对技术的执着引发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来自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有限公司的一级建造师张烨已经是第二次走进“匠心学堂”的教室,作为上一期学员,她告诉记者,在“匠心学堂”的学习经历,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更重塑了她的职业观。劳模工匠们讲授的课程,对身为技术人员的她也有很大的启发。“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不仅要精通技艺,更要勇于创新,敢于担当。”


据悉,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学员,将获得上海工匠学院结业证书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学习成果证明,学员可凭此证书,在上海开放大学进行学历教育学分转换,为其学术及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摄 影:展翔
责任编辑:李佳敏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启动“工会爱新餐”项目,携手...

上海市疾控职业技能竞赛季圆满收官...

对标世界技能大赛标准,第七届浦东...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