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年前,小沙渡路、槟榔路口(今西康路、安远路交界口)三间朝东的平房里,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了。一时,工人进进出出,联络感情、接受新知,真理的火种传播开去。沪西工友俱乐部在上海工人运动史上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上海的工人运动领袖通过艰苦摸索,成功找到了特殊形势下党联系、发动工人阶级的有效途径,启发工人思想觉悟,扩大工人积极分子队伍,发展工人党员。沪西工友俱乐部成为造就一批工运领袖的熔炉、掀起“五卅运动”等革命风暴的策源地。
百年来,“赤色沪西”的革命传统传承于这片热土,一代代普陀工人阶级紧紧团结在党旗下,发扬秉承赤子之心和赤诚担当,唱响新时代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国庆前夕,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迎接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普陀工会“礼赞祖国致敬先锋”纪念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正式启幕,将通过“一场展览”“一部剧”“一本书”“一场大讨论”,以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新时代的“思政课”,引领广大职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一场展览、一部剧
百年红色工运记忆徐徐展开
普陀,素有“赤色沪西”美誉,这里是上海开埠后产业工人最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发源地之一。自五四运动起,沪西工人便以觉醒的姿态和壮烈的斗争崛起于中国历史舞台。普陀区总工会以1919年“六三大罢工”、1920年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半日学校”、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顾正红牺牲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等发端于小沙渡、推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的历史事件为主线,推出《“礼赞祖国致敬先锋”纪念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100周年主题展》、音乐文献剧《星火燎原小沙渡》,将“赤色沪西”历史、上海工运故事娓娓道来。
国庆前夕,《“礼赞祖国致敬先锋”纪念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100周年主题展》在普陀区职工文体活动中心正式拉开帷幕。该展是普陀区近年来展陈空间最大、史料最丰富、展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工运主题展,展览分为“炬火初照”“赤焰燎原”“烽火绵延”“奔向光明”四大板块,普陀区以更高站位、更广阔视角,全面梳理了从1919年到1949年前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工人运动的重要事件,以及沪西地区的工运历史和工人先锋。值此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100周年之际,本次展览的隆重开幕,让各界目光再次聚焦沪西这片热土。该主题展运用了互动式、沉浸式等展陈形式,引入了劳模宣讲,以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传播力、影响力,更好地用红色的历史熏陶人、用生动的故事教育人、用伟大的精神感染人。
《星火燎原小沙渡》是全国首部工运题材的音乐文献剧。该剧从去年开始创作、在剧本打磨上数易其稿,精心梳理沪西工人运动历史,涉及李启汉、向警予、邓中夏、刘华、顾正红等革命先辈们可歌可泣的故事。在表现形式上,则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等多种表现形式,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爆款”剧目。百余名职工演员参演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原创歌曲《工人之歌》《势不可挡》《新的女性》《我的名字叫正红》等在首演中深受好评,将“赤色沪西”的不朽精神展现在观众面前。
一本书、一场大讨论
拓展深化沪西工运史研究
“北有长辛店,南有小沙渡”,沪西自党领导工人运动以来,就是上海乃至中国“工人运动的重镇”。红色书籍《工运先驱孙良惠的一生》的发布与《纪念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100周年》座谈会的举办,深度挖掘沪西工运史料,拓展了工运理论研究。
普陀区党史研究专家和工会工作者主动承担历史责任、时代重任,为工运历史续谱,为工运先驱立传。红色书籍《工运先驱孙良惠的一生》全面、翔实地记载了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长期奋斗在沪西这片热土的革命先烈孙良惠的生平事迹、杰出贡献。孙良惠是沪西地区纺织系统第一位工人党员,是沪西地区第一个行业工会(纺织工会)的负责人,是沪西地区第一个中国共产党小组(小沙渡党小组)的负责人,是沪西工友俱乐部的第一任负责人。该书的编撰出版,经过深入挖掘、严谨考证,充实了大量孙良惠的生平史料,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工运事业的理论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凝聚了普陀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以实际行动深入学党史、坚定跟党走的热情与努力。
此外,《纪念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100周年》座谈会也将同期举行。本次座谈会“大咖”云集,邀请了来自全国的工运理论专家、党史研究专家、高校教授、工会干部共同研讨,力求通过沪西工运历史、上海工运历史专题研讨,推动工运理论研究持续走向深入,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伟力,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2025年是“五卅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全国总工会、上海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据了解,此次纪念沪西工友俱乐部成立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标志着普陀工会致敬百年工运系列活动全面启动。区总工会表示,将坚持守正创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引领广大职工群众汲取奋进力量,努力争当新时代的“工人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