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青浦区总工会举行2024年度“十佳”工会法律援助案例的评审工作。评审会现场,来自青浦区的33位法律援助律师分享了他们在2024年遇到的劳权案例,并阐述各自的法援过程。记者在现场看到,交流的案例多数集中在异地承揽协议造成的纠纷、工伤赔偿金额的争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上。现场除了律师互相交流案例外,青浦区总工会也邀请市总工会、市人社的相关专家到场对典型案例的处理过程进行综合打分。
为落实完善劳动关系矛盾预防化解“四方合作”工作机制,组织公益律师和市级劳动关系指导员参与应对劳动关系领域重大风险防范,进一步提升律师、市级劳动关系指导员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能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青浦区总工会举办2024年度“十佳”工会法律援助案例以及“十佳”劳动争议调解案例的评选。首先进行的工会法律援助案例评审现场邀请工会公益律师、市级劳动关系指导员、各街镇职工代表共同参与。
33位现场发言参与评审的律师围绕劳动领域中劳动合同、工作时间、违法解除、工伤、女职工权益等,针对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为职工提供劳动争议调解、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做出自己的阐述,并集合实际案例,给出解决方案,同时总结该领域的劳权趋势。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案例占较大比重,来自驷言律师事务所的沈舟便讲述了他代理的案例。陶某某入职某快递公司,担任装卸车组理货员一职。2023年8月24日,其主管通知陶某某已被辞退。陶某某向其索要书面解除文件,其主管拒绝。2023年8月29日,陶某某收到一条短信,短信内容为“您有(XXXX有限公司)委托我司代为发送的《终止承揽协议扣款单》待核实签署,请仔细阅读文本内容,签字后代表无异议,如未签署,可能造成佣金收入无法发放”,随后陶某某所有的工作权限被禁用。
陶某某随后找到青浦区总工会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区总工会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公益律师沈舟对其进行法律援助。沈舟在发言中表示,此类案件在新就业形态领域颇为常见,劳动者维权难度极大。用人单位利用其优势地位,借助互联网平台媒介与劳动者签署不平等协议,再通过技术手段使劳动者无法获得有效证据或恶意增加劳动者维权成本,以此达到降低用人单位的用工成本之目的。虽然本案的维权者最终拿到了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但劳动者依然要提高维权意识,保留相关证据。
最后,评审会通过现场打分评出了年度十佳案例,驷言律师事务所沈舟、上海开零律师事务所聂运梅、上海唐毅律师事务所孙涛等成功入围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