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检察官葛海英带领孩子们体验模拟法庭,启迪法治精神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嘉蕾 发布时间:2024-12-04 19:46

摘要: 在孩子们心里栽下法律的种子。

“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今天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杨浦区许昌路第五小学内,一出“寻衅滋事案”在模拟法庭上演,孩子们变身小小审判长、法警、书记员、被告人等角色,900余名学生收看演出直播,感受宪法的神圣。舞台旁,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检察官葛海英全程陪伴,自11月起,她每周都到学校的社团报道,陪同孩子们创作、排演模拟法庭,在孩子们心里栽下法律的种子。


校园与法律的距离很近,近两年,校园暴力、校园霸凌等案件引发了社会的密切关注,模拟法庭筹备前期,葛海英特意选择了一桩真实发生的未成年人校园寻衅滋事案。据介绍,案件是浦东新区某中学发生的一起校园欺凌案改编而来,一名学生索要同学财物未果后,联系了案件被告人,被告通过假装持刀和言语威胁的方式,迫使两名同学交出现金共计300余元。


“我和学校老师沟通后发现,这个故事是符合孩子们的理解能力的,我们主要把语言、动作上进行改编,再创作以后就更加简单易懂。”虽是一出小剧本,葛海英也格外上心,她将三十多年的检察工作经验融入剧本的改编,从庭前准备、正式开庭、法庭调查直到法槌最终落下的一声“咚”,葛海英表示,“所有的环节都是完全遵照真实的庭审程序进行。”以案例说法,以事实说法,孩子们也通过参与模拟法庭、观看司法审判的实际程序,近距离感受了法庭的威严。



模拟法庭结束后,葛海英帮助扮演公诉人角色的小朋友换衣服,记者注意到,原来小朋友身上的正装正是葛海英过去的工作服,“这个五年级的小朋友正好长得快、个子高,我的工作服她也能穿。”葛海英对公诉工作很认真,“周周排练的时候,除了给孩子们分析每个角色,解析法律条文,还要特别指导小朋友们动作。”原来,饰演公诉人角色的小朋友需要正视、平视被告人,抬头发言,葛海英说,“公诉人是展示检察机关形象的一个窗口,也是国家公诉威严之代表。”


即使已经退休,葛海英依然对公诉事业抱有一腔热血。近两年,作为红十字葛海英博爱驿站站长,她将劳模精神、志愿精神带进了翔殷路小学、包头中学等多家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讲座分享、情景剧等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孩子们感受法律的尊严。


摄 影:梁嘉蕾
责任编辑:梁嘉蕾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黄宝妹受邀共同发起杨浦区“百年红...

300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家属热...

音乐与爱情弹奏完美和弦,新江湾城...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