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工人阶级的高度重视,对广大产业工人的关心关怀,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方针的重要体现,对于巩固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团结动员广大产业工人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发挥主力军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指出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思想政治引领更加扎实,产业工人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更加坚定,干事创业的激情动力更加高涨,主人翁地位更加显著,成就感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产业工人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不断涌现,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壮大。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因此,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就是要以培养更多大国工匠和各级工匠人才为引领,带动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高度重视大国工匠。2018年10月29日,总书记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工会要协同各个方面为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发挥作用搭建平台、提供舞台,为劳模、工匠传承技能、传承精神创造条件,培养造就更多劳动模范、大国工匠。2022年10月,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2023年10月23日,总书记同全总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指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2024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江苏团审议时指出,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这是顶梁柱。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强调要叫响做实大国工匠品牌。全国总工会就此把大国工匠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选树宣传。从2018年开始,全总在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宣传大国工匠人物典型的基础上,连续发布5届“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共计选树宣传112名大国工匠,带动培养省级工匠9200多名、地市级工匠人才4.5万名。二是大力培养。2024年,全国总工会开始实施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出台《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试行)》,设立大国工匠培育和激励保障专项资金。在全总示范指导下,各地陆续跟进开展各级工匠人才培育工作。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是大国工匠人才培育工程的标志性项目。经各级层层选拔推荐,筛选出首批220名行业领军技能人才作为培育对象,2024年9月9日在清华大学开班。培训营采取“测-学-践-评”的培育模式,给每位学员绘制“工匠五力”画像,按照“引领力、成就力、创新力、专注力、传承力”要求进行针对性能力提升,用名师名匠指导学员解决工艺技术难题,对学员的学习参与、课题攻关、参加实践活动发挥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大国工匠人才培训营将每年选育培养200名大国工匠。三是搭建平台。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是企业培养工匠人才的重要平台。2014年,每三年筛选100家作为全国示范,已创建297家,每家全国总工会补贴10万元。最近准备重点支持建设200家。工匠学院是各级工会建设的发挥工匠人才作用,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重点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工匠人才的平台和载体。2024年4月,全总印发《“1+1+N”工匠学院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到2026年将分阶段在重点区域和产业领域建设500家全国总工会重点支持的工匠学院,其中2024年建设100家,2025年和2026年分别建设200家。全总创办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2022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向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致贺信。2024年中央批复,同意将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作为保留项目,两年举办一次,今年将举办第三届。四是支持保障。2015年,全国总工会设立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重点支持劳模工匠人才领衔的创新项目,截至目前已补助一线职工创新项目329项,累计发放补助资金5395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已结项补助项目累计产生创新成果达1162个,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新型实用专利、外观专利等授权610个,发表专著和论文330篇,形成其他各类知识产权222个,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级、省市级等各级各类奖项232项。去年起,职工创新补助资金每年由640万元增加至1500万元。五是作用发挥。全总广泛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推动三个精神融入中小学劳动教育和大学大思政课;大力实施“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指导各级工会组织引导劳模和工匠人才组建劳模工匠技术服务队,重点为中小微企业开展技术帮扶、技能培训、“师带徒”等技术服务的专项行动。截至去年9月底,5个试点地区累计组织32280人次劳模工匠,开展17366次活动,解决技术问题28501个,帮助348853人次职工提升技能水平。今年,全国将普遍开展“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项行动,充分发挥劳模工匠作用,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到目前,各级工会在工匠人才培养、选树宣传、平台搭建、作用发挥、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工作体系和机制。
《意见》围绕壮大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从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激发产业工人创新创造活力、大力培养大国工匠、发挥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深化改革。《意见》27条改革举措中12条举措涉及大国工匠,涵盖了从学徒工到大国工匠技能形成全周期。我们希望各级工会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职责,各部门密切协同,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主动性,推动改革举措落地落实,不断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