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竟然还有地铁,打车钱又省了!”上海地铁人讲述延时运营背后的故事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成溪 发布时间:2025-02-10 19:35

摘要: 上海地铁人讲述延时运营背后的故事。

“红眼”高铁星夜疾驰,带着浩浩荡荡的返程大军深夜抵达上海虹桥站。这些“夜归人”下了高铁,惊喜地发现,地铁还在“等”着他们回家。


此时此刻,本该结束运营的虹桥火车站站内,灯火通明。从1月31日起,上海地铁连续多日实施定点加班车,最晚延时运营至次日凌晨3时。许多被暖到的返沪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点赞“上海温度”,表示“高铁回上海,凌晨竟然还有地铁,打车钱又省了”“走了那么多地方,最爱还是上海”。


地铁延时运营,体现着城市温度。在这背后,是许多地铁人彻夜无眠的坚守。


投放高配运行图


早在春运前夕,上海地铁调度指挥部副经理刘晓靓就开始了忙碌。


“列车在线路上运行,离不开运行图。运行图编制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刘晓靓指着手上线条交错的运行图说,为确保春运需求,他们在反复研究、充分论证后,编制了此次春运定点加班车方案。“除去前期大量的调查、分析,绘图也颇费功夫。既要考虑客流情况,还要考虑运行间隔、换乘接续、上线列车数量等方方面面。”


最终,刘晓靓带着团队制定出“加密度”“增时长”“多头班”等举措,守护旅客回家路,并对上海四大火车站和两大机场所涉线路投放高配运行图。“夜间铁路到站列车并不是固定的,我们会根据客流调配运能,灵活加密班次,以确保站台旅客不积压,把大家安全送到目的地。”


提升乘客舒适度


今年是虹桥火车站车站长高煜参与的第15个春运。大年初七晚上,正值铁路返程客流高峰,客流量巨大。高煜增加了站台巡视频次,不时用对讲机和同事保持沟通。


“和往年比,今年我们更注重提升夜间抵沪旅客的乘车舒适度。”高煜表示,在应对返程高峰的过程中,车站重新梳理了客运组织流程,与铁路部门联动,提前通过广播等渠道告知旅客地铁延时运营信息,并安排增岗工作人员在各通道、站台等处做好客流分解疏散和引导工作。“特别是临近末班车发车时间前,与到达层各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确保旅客都能顺利进站乘车。”


高煜说,最后一趟载客列车驶离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结束,值班站长在确认车站没有乘客逗留,拉下卷帘门后,还需要做好设施设备维护、巡检、票卡回收等各类重要却琐碎的工作。所有这些工作结束时,已接近次日的开站时间。“那几天还会有许多凌晨四点多抵达,没能赶上末班车的乘客。为了减少他们等待时间,地铁提前半小时,于清晨5点加开多头班车集中运送返程旅客。”


检修人员正在检查受电弓。■摄影:傅耀俊


“牙缝”里挤时间


地铁延时运营,对于地铁维保部门来说,意味着留给他们检修的时间更短了。


“师傅,羊角表面无异常。”


“好,我来检查一下碳棒。”


在龙阳基地2号线,车辆维护二部2号线检修三班董俊和他的徒弟周寅诚正在对列车受电弓进行检查。董俊告诉记者,因为定点加班车的加开,让原本有限的列车“天窗期”变得更少了,所以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对列车受电弓这类关键部件的检修更容不得马虎,也是为列车安全上线运营“腾”出更多时间。


为了能够在“牙缝”里挤时间,董俊和他的同事们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工序流程提高效率的同时,还用上了许多“黑科技”。 “过去人工检查一晚也检查不了几列车,如今用上车辆智能运维系统,一个晚上至少能检修18列,检修精准度也大大提升。” 董俊说。


据统计,春节长假自1月28日至2月4日期间,上海地铁全线网安全运送乘客3549万人次,日均443.6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为2月4日547.5万人次。在此期间,虹桥火车站站、上海火车站站等均迎来了大量返程和出行的旅客。


春运返程潮逐渐消退,但上海地铁的“暖”不会因此而结束。护送视障乘客进出站、帮助寻找走失老人、紧急救助晕倒乘客……属于乘客和地铁之间数不尽的暖心事,每天还在上演。“希望通过我们的服务,让乘客感受到上海的温度。” 高煜说。


头图:站务员正在为乘客答疑解惑。■摄影:倪筱翔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地铁2024年度风采人物颁奖...

有“技”青年一展所长,申通地铁集...

七项比赛两大活动,申通地铁第八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