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百卉繁花”店里,店员袁静正在整理花店,这份新工作她十分喜欢,不仅是因为鲜花使人愉悦,更是因为新工作的灵活时间,让接送孩子、家长会都不再是危机。
一个惬意的午后,世索科上海园区HSE经理吕坚逵放下手中的电话,目光所及,是他9个月大的孩子和孩子妈妈,作为一名新手爸爸,16周的陪产假让他有充足的时间掌握换尿布、拍嗝、排气操等带娃本领。
这些场景,正是闵行区总工会“关于设立‘生育友好岗’的温情倡议”所描绘理想场景。在倡议中,区总提出:不止于提供生育友好岗位,企业与工会携手,打造生育友好的工作场所,让爱与责任在职场生根发芽。
提供生育友好岗,企业有顾虑
去年年底,上海市人社局、市总工会、市妇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生育友好岗”就业模式试点工作的通知》。今年春季,这一政策迅速在招聘市场得到回应。不少场招聘会上,“生育友好岗”成为亮点。今年3月,闵行区“春风送岗促就业 精准服务助发展”春季促进就业专项行动招聘会在四个片区开启。记者观察发现,整场招聘会中,目前,拿出“生育友好岗”的企业数量并不多。这或与其核心要求——工作时间可弹性安排、工作方式灵活有关。不少企业负责人坦言,成本、技能等都成为他们的顾虑。
花艺师、销售、美工……“百卉繁花”一口气拿出了3种“生育友好岗”。在店长尚爱英看来,灵活的时间是许多应聘者最为看重的。为此,她设计了“双岗重叠制”,确保忙碌时段有2人在岗,一人有事,另一人也能在店。相较全职店员,“生育友好岗”店员每天9点到下午3点的工作时间,更符合职场爸妈的需求。不仅如此,协商互助排班的柔性管理更确保了他们面对突发事件时可灵活安排。
曾是幼儿园园长的尚爱英,能充分理解职场父母的不易,但是,从一名管理者的角度,她也理解其他企业推出生育友好岗时对成本的顾虑。“我们店规模小,对大企业来说这种模式不一定可行。”即使如此,尚爱英依然坚信有必要。她算了一笔长远账,推行“生育友好”的柔性管理以来,核心员工流失率明显减少。
作为“生育友好岗”的先行者,尚爱英也遇到了一个问题:应聘者看中灵活的工作时间,但专业匹配度并不高,“如果能够有技能培训的渠道,帮他们更快上手,对我们也好。”
这些需求差异的存在,被各方关注。此前,市人大代表,快乐集团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朱雪芹建议,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相应经济优惠政策,缓解企业的经济压力。对于设置生育友好岗的企业给予定期技能培训补贴。这不仅能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还能提升整体员工素质。
记者从闵行区总工会了解到,区总工会正会同人社、妇联等,广泛挖掘符合条件的企业。同时,为企业提供培训补贴精准扶持,并开设家政员、花艺师等岗位的技能培训,陪伴企业从政策解读到落地实施。
不止于岗位,打造生育友好工作场所
“生育友好岗,不是简单的岗位调整,而是一份对家长的理解、对家庭的守护。”闵行区总工会女工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推出生育友好岗并非一朝一夕,当前,闵行区总工会正发挥桥梁作用,在企业中打造生育友好的工作场所。
位于莘庄工业区的世索科公司,正通过一项创新制度,构建生育友好型的办公环境。自2021年1月1日起,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推出16周陪产假政策,在孩子出生的12个月内,世索科员工包含男性员工均可申请,同时享有全额薪酬。
世索科投资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宋杰告诉记者,在集团推出陪产假政策之后,工会也积极作出相应,及时更新《集体合同》。“在实施的过程中,有职工对请假流程提出了询问,也有职工考虑到工作原因,并不能一次性休完,而希望分批次,这些我们都汇总形成实施细则,落实在集体合同中。”
在宋杰看来,当职工可以更好地照顾好家庭时,他们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回到工作。“从短期来说,考验的是管理的智慧,需要对人员进行分配,但是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来看,我们认为长期的收益优于短期的损耗。”自政策落地以来,至今世索科中国区已经有47人享受到这一政策,申请了1343天陪产假,员工流失率非常低。
记者从区总工会了解到,目前区总工会爱心妈咪小屋、亲子工作室等,都是为企业内打造生育友好型工作场所提供助力。目前,全区已建成348间妈咪小屋,遍布楼宇、企业、商圈等不同区域。
“生育友好需要政企共同建机制,也需要观念的转变。”闵行区总工会女工委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就如同从单一的“妈妈岗”转到父母共同承担养育责任的“生育友好岗”,观念的转变是一个长期、潜移默化的过程。此份倡议既是对更多“生育友好岗”的呼唤,也是一份对观念改变的期许——
“这里不仅有机器的轰鸣,更有婴儿的酣睡声与父母欣慰的笑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