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一个孩子自然、自主、自信地生活与成长——记吴闻蕾领衔“思优”个别化教育创新工作室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庄从周 发布时间:2025-04-08 16:10

摘要: 持续深化对个别化教育的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性成果。

“思优”个别化教育创新工作室成立于2021年10月,由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劳模)吴闻蕾领衔。吴闻蕾目前担任黄浦区思南路幼儿园党支部书记、园长。在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里,吴闻蕾坚持每一天早晨都在园门口向孩子们问候早安。在她领衔的创新工作室里,团队成员以“支持每一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玩教具研发与课程实施方式的创新实践”为目标,持续深化对个别化教育的研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应用性成果。


据了解,“思优”个别化教育创新工作室目前团队成员10人,工作室以“创意开发、实践反思、经验推广”为指导思想,下设三大创新实验小组,建立“一转四定”制度,强调将课程改革痛难点转变为实践创新突破点,有规划、有目的地推动创新实践与成果孵化。工作室研发支持幼儿个体学习的4大系列玩教具,形成指向小中大三个年龄段的60余套经典产品;形成指向个别化学习活动设计、个别化教育实践的2项实施技术;关于幼儿园个别化教育技术的相关研究,成功申报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培养计划课题、“课程领导力”市级项目等5项实践研究。相关成果被2本专著收录,并在《上海教育》《福建教育》《幼儿教育》等杂志发表论文近10篇。


聊起为孩子做的事,工作室领衔人,吴闻蕾滔滔不绝,“正是老师们设计的这些玩教具,让幼儿在互动、探索、感知不同环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良好的有序行为和意识,自然、自主、自信地生活与成长。” 吴闻蕾介绍,幼儿园每年都有一项研究课题就是围绕着幼儿需求开展的。“我们现在有一个幼儿驱动问题解决的这样的一个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就是老师要提供,孩子去怎么说,暴露他不会或者是我有困难的空间和环境。比如说盖被子,我好像有点困难,他就把睡觉的小牌子挂在上面,那么对于老师来讲,就可以细细的观察,知道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困难,慢慢的让他形成这样的一种自理的能力。”


作为一名研究型教师,在幼儿园课程改革进程中,吴闻蕾始终做到研究在先,实践引领。她注重保教结合过程精细化,实现了幼儿个别化学习从“个别化”到“个体化”的转变,并形成了关注幼儿思维过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孩子每一天每一个活动的质量,让优质的学前教育能真正惠及每一个儿童。


自工作室从2021年成立以来,吴闻蕾主动发挥专业引领与辐射的作用,与青海省玛多县等8个省市建立结对帮扶;线上线下接待全国各地的学习与交流团队4800余人次;在各级层面的40余场活动中作经验分享。目前,工作室的团队成员荣获市级及以上荣誉称号6项,在区级及以上教育教学、等各类评比中获奖10余项。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市劳模关立平领衔申通快递公益...

“匠心筑梦、黄浦有我” 劳模工匠...

长宁工会举办迎春文艺演出,全国劳...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