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我们农机手也要会开无人机。”今天下午,在闵行区马桥镇民主村举办的闵行区“植保无人机”及农机驾驶操作员职业技能竞赛场上,参赛选手李师傅操作着无人机完成比赛。当天让他兴奋的除了紧张的比赛,还有拿到手的《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证》。当天,和他一样“取证”的还有13名选手。
本次比赛由闵行区总工会、闵行区农业农村委员会主办,是上海首个聚焦智能农机操作的综合型技能赛事。35名农机精英分别在比赛中完成农机实操和无人机竞技场双线竞赛。在模拟田间赛道中,农机手们驾驭着数吨重的“钢铁巨兽”,高精度完成倒车移库、梭形双向收割、挂接农具等挑战项目。与此同时,植保无人机赛区上演“空中绣花”绝技。一架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在3米见方的起降区内完成毫米级精准定位,药剂喷洒均匀度达98%。专业评委从作业轨迹、施药覆盖率等24项指标进行实时评判,确保赛事公平性与科技含金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过程中,组委会引入了“导师陪跑制”,为每位选手配备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帮助他们在赛前进一步优化操作技巧,激发了基层农机人才的参与热情,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现在农业从业人员的要求与过去不同,不仅需要掌握农业知识,对于智能装备的技术也有要求。”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对于不少从业者来说,市面上农用无人机驾驶考证的渠道筛选有困难,本次比赛邀请了行业龙头企业大疆全程参与,以“理论筑基+实操淬炼+竞技提升”的三维培育体系,为选手们在两个月的备战中进行培训。最终,14名飞手通过严苛考核获《农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作证》,进一步推进了闵行农业技能人才矩阵智能化升级。
本次竞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农业人才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也为闵行区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赛事期间涌现的职工对农机具改装方案、无人机集群作业模式等,将纳入闵行区总工会的职工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和先进操作(工作法)资源库。通过竞赛选拔的优秀选手,将纳入闵行区“百千万创新型职工”培育选树对象。
闵行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会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持续深化“以赛促学、以赛促训”机制,依托工匠学院、闵工学堂等平台,培育更多既懂卫星导航又精机械原理的复合型农机人才,让科技之光照亮乡村振兴之路,助力闵行农业现代化水平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