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守望安宁:海洋文化与救捞”东部海区主题宣传活动举行,“救捞起源 初心始发”主题宣传活动拉开帷幕,劳模工匠成为活动主角之一,交通救捞成立74年来,发展历程波澜壮阔,劳模先进代代辈出,用无畏的勇气、精湛的技艺和坚定的信念,在惊涛骇浪中守护着海上人命财产安全。
活动中,上海打捞局、东海救助局的劳模先进通过座谈分享、现场演练等各种方式讲述了成长故事。2025年全国劳模拟表彰对象、上海打捞局潜水队队长胡建投身交通救捞事业25年,把生命和大海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并一次又一次刷新了我国饱和潜水最深下潜记录;2024年“上海工匠”、上海打捞局打捞技术开发中心高级工程师朱小东突破创新、攻坚克难,运用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打捞迁移技术”,成功将“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并安全浮运进坞,让沉睡150多年的“长江口二号”古船重见天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交通运输部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搜救教员机长宋寅历经3800多小时的成功飞行,300多次惊心动魄的救助任务,成长为杰出的搜救教员机长;全国交通技术能手、东海救助局东海第一救助飞行队救生员检查员、带教导师唐林从事飞行救助20多年,参与完成了700余起救助任务,参与救助遇险人员500多人……
据介绍,上海打捞局作为中国救捞的起源地、救捞精神的形成地和中国救捞人的初心始发地。自1951年成立以来,圆满完成了“跃进”号水下探摸、“东方之星”轮沉船打捞、重庆万州坠江公交车应急救援等诸多重大抢险救捞任务,累计援救各类遇险人员21089名,救助各类遇险船舶约2034艘、打捞沉船沉物3757余艘(件),清除海上污染源约32600立方米,应急处置化学品约45651吨,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海上人命财产安全。我国首支海上救助飞行队成立于2001年,目前,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已在我国沿海部署了5支救助飞行队,拥有32架救助直升机,89名飞行员,最大救助飞行半径可以达到200海里,累计安全飞行近100000小时,25年来共救助7231名遇险人员,全力守护海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