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2年以后,随着实业人士在周家桥地区买地办厂,万余名工人涌入,散居在厂区各村。‘一大’结束不久,就有共产党员在这里创办‘工人讨论会’和开展工人运动,申新纺织一厂的工人姜祥浩、吴福星等都是学习积极分子……”5月28日,一堂别开生面的大思政课在长宁区总工会火热开课。这堂由劳模代表、工会干部和青年职工代表等百余人共同参与的特色课,将红色资源融入职工思政课,标志着长宁工会“大思政课”正式启动,“大思政课”推荐课程菜单和首批阵地目录同步发布。马发明、朱国萍、陈晓光、霍白、吴红萍、张波等6名在各自领域有着深厚造诣和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劳动模范受聘为长宁青年职工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特邀导师。
今年,长宁区以“三个一百周年”为契机,从增强政治素养、提升思想境界、优化能力结构、锤炼作风品格等方面着手,精心打造长宁工会“大思政课”特色。其中,推荐课程菜单整合“大资源”,打造“大师资”,设置了党的创新理论、红色工运史、全过程人民民主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4大类25节课。首批阵地聚焦主阵地、主渠道,设置了传承红色基因、厚植人民情怀、感悟劳模工匠精神、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4大类20个点位。首批课程菜单和阵地旨在为各级工会提供具有长宁特色的工会“大思政课”平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切实发挥主力军作用。
当选过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讲起话来“刮辣松脆”的全国先进工作者朱国萍,是此次长宁工会“大思政课”的特邀导师之一。30多年工作在社区一线,朱国萍积攒了不少基层治理经验,但她始终认为:“劳模不能脱离实际‘吃老本’,要不断学习才能发挥引领作用,‘前浪’带‘后浪’,做好传承创新。”她表示,“我将谨记习近平总书记‘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好’的殷殷嘱托,向更多青年职工讲‘好故事’与讲好‘故事’。”
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潘敏表示,长宁区总工会将围绕“百年工运”主线,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擦亮“大思政课+”品牌,全方位整合工会工作资源,建好“大师资”、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更好地凝聚广大职工群众共识,进一步讲好党的创新理论,讲好改革发展成就,讲好长宁工会故事,让每一位职工都能爱看爱听爱学,在长宁找到归属感与幸福感。
据悉,本次活动是中国工人大思政课,也是上海市总工会青年职工理论学习分享会的第十站。长宁青年职工马克思主义读书会亦在当天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