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阅读日益成为日常阅读的重要组成。如何理解AI助读与写作?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如何共生?7月14日,第27届上海读书节“e路书香·智启未来”数字阅读分享读书会在浦东图书馆举行,出版界、图书馆界代表与市民读者齐聚,共议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坚守阅读品质。
《2024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全国数字阅读用户达6.7亿,同比增长17.52%,作品总量超6300万部。《2024年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表明:本市综合阅读率97.15%,数字阅读连续三年成为最受欢迎方式。
圆桌对谈环节
活动现场,浦东图书馆馆长曹忠从公共文化服务视角,分享该馆借力数字阅读激发兴趣、提供个性化体验的实践。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分公司首席内容官孙赫男立足国际视野,解析出版社数字阅读创新尝试。圆桌对谈环节,邀请作家、《收获》APP主编走走与职工代表陆天一共同加入,探讨数字阅读如何赋能工作生活,推动阅读迈向更加高效深刻的未来。
作为上海推动全民阅读历史最久的读书活动,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已经走过43年历程,上海读书节也已经来到第27届。为顺应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潮流,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指导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联动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浦东新区总工会、浦东图书馆及浦东新区工人文化宫,特别开展这场数字阅读分享读书会。
“行走阅读”活动
现场还组织了在线微阅读,读者通过“浦东数字阅读”平台品读《法治的细节》等电子书,并免费领取了“市宫阅读汇”5万册电子书和3万集有声书。
当日还举行了“行走阅读”活动,浦东图书馆数字阅读推广人熊卿老师,带观众参观该馆数字阅读与学习空间,从活动所在的“知识元”智慧化学习教室出发,与数字阅读来一场美丽的相遇。此外,浦东图书馆AI馆员“浦浦”,与观众实时互动,演示智能荐书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