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高温天气给户外工作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烤”验。在巴士三公司公交修理车间里,37岁的许云亭正全神贯注地俯身检修一辆新能源公交车的电池组。工具箱内,各类仪表排列得整整齐齐,金属光泽在灯光下闪烁,映照着他专注的侧脸。
保养工作纪律严明,要求每日早7点前到岗,这对家住20公里外的许云亭而言是严峻考验。他每天清晨5点半便骑上电瓶车出发;面对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他的工作服在汗水浸透与体温烘干间反复交替,却始终以一丝不苟的态度检查每一个部件、完成每一项流程。
2021年,许云亭踏入修理车间,面对的不仅是传统燃油车错综复杂的机械结构,更有新能源车辆带来的全新挑战。在新能源公交车逐渐占据主流的当下,几乎每年都有一批新车进入车间,这意味着他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让自己对新车的新功能了如指掌。
今年年初,一辆公交车的后视镜出现控制故障。许云亭先仔细排除硬件故障,随后将目光聚焦在后视镜与车身之间密密麻麻的连接线路上。然而,许多线路被包裹在车身内部,排查难度极大。他手持万用表,耐心地逐段检测线路的通断,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故障点。经过4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一枚小小的螺丝下方找到了“病灶”。
他深知,修理车辆就像解一道复杂的数学题,需要顺着逻辑不断抽丝剥茧,才能最终锁定“故障点”。为了跟上技术革新的步伐,他从未停止学习的脚步。公司组织的技术培训,他场场不落;遇到棘手的难题,除了钻研车辆的设计图纸,他还跟在老师傅身后,追问每一个细节,并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认真记录。
凭借着这份积极的工作态度和可靠的执行力,许云亭逐渐成长为车间的骨干力量。如今,只要是他接触过的车型,都能精准排查出故障,并迅速完成维修。无论是在清明、冬至期间为扫墓车辆提供机务保障,还是在节假日和进博会前对车辆进行细致检查,总能看到他忙碌而专注的身影。
“走出舒适圈”是许云亭对自己的不变要求。眼下,他正利用周末假期考取公交车辆驾驶证,因为他知道,车辆维修好后,只有经过严格的试车,才能确保车辆安全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