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七月,申城热浪滚滚。在上海东站的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建设者们在高温中挥汗奋战,一场与“烤”验的较量持续打响。
为保障工人健康与施工安全,东方枢纽集团迅速部署高温作业应对方案,参建单位联动响应,从作息调整到设施优化,从医疗保障到责任落实,织密防暑“安全网”,为施工一线筑起坚实“防护墙”。
错时施工叠加清凉保障
为科学应对酷暑高温,各参建单位采取“抓两头、歇中间”的作息安排:每日清晨5:00至10:30、傍晚15:00至19:30为主要施工时间,避开中午最热时段,确保作业安全。一旦发布高温红色预警,除抢险作业外,施工现场将全面停工。
与此同时,防暑设施全面升级——“冰凉屋”、工友驿站、“雷锋号”应急点等多点布设,空调送冷、冰箱储凉,冰棍、绿豆汤、饮用水半日一补,“凉意”触手可及。洒水车不间断为道路降温,喷淋系统装设于塔吊大臂,风扇、雾炮机持续作业,营造流动空气环境。
为进一步改善高温作业体感,部分单位正在筹备在基坑区域增设空调扇、配发空调马甲,务求从设备层面为一线工人“降燥去火”。
医疗预案联动责任压实
除了作业节奏与设施优化,医疗与安全管理同样不放松。集团协调专业医生在项目现场设立临时医疗点,提供驻场服务,守护一线建设者的生命安全。每名工人的安全帽内侧粘贴应急联系卡,方便突发情况时快速响应。各参建单位与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建立联动机制,从报告流程、急救措施到送医路径均设预案,为现场建立起“绿色生命线”。
每日定时派发冰镇盐汽水与常用防暑药品,由专人送达各小队;患有高血压、心肺类基础病的工人,则被及时调岗并纳入健康监测。现场管理人员人手配备急救药品,以防突发状况等待救援前的自救使用,力争实现“零中暑”目标。
在责任落实层面,集团已将防暑降温工作的执行情况纳入考核机制,推动各参建单位压实安全生产责任。深基坑、高空吊装等重点环节成为专项排查重点,通风、降温、隔热等要求被逐项细化、落地。
当前,集团工会发起的“我为安全献一策”建言活动正在进行中,中建八局、上海建工、华东监理、建管公司、中铁四局、上海建科等11家单位积极建言,内容从防暑物资,延伸至深基坑开挖安全管控、人员进出管理、应急演练、奖惩机制等层面,汇聚一线智慧,也让安全意识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