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华东建设“五小”活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累计获400余项专利,省部级科技奖19项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5-07-31 16:52

摘要: 中建五局华东建设“五小”活动激发职工创新热情,累计获400余项专利,省部级科技奖19项。

位于杨浦区原上海船厂修船分厂旧址的上海滨江中心项目,由中建五局华东建设有限公司承建。以“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为核心的成员,正围绕 “保留历史风貌”“建设现代化总部大楼” 等城市更新领域的课题发起挑战。


“要保留城市风貌,还要修缮老建筑,开发地下空间已成为必经之路,要实现这点,有不少技术难点需要攻克,这正是我们工作室成立的目的和意义。”以“静安工匠”易溪为首的创新工作室,成为了攻克难题的“主力军”。例如,在项目前期对历保建筑加固时,团队发现厂房总重约5400吨,其中历保厂房屋面板单块重达2吨,共计约336块,总重672吨,厂房内有一台桁车吊,轨道已拆除无法滑动,自重20吨以内,以上构件在原位托换时,荷载较大,对深基坑施工阶段厂房结构安全影响较大。为此,团队联动设计院反复研究论证,确定先对厂房加固及拆除屋面板和桁车吊卸载后再进行托换施工,确保结构安全,避免了后续施工过程的风险。


创新的基因早已深植于以易溪为首的团队,从2019年的科研小组到如今的创新工作室,工作室聚焦项目临江大跨度旧房改造等技术难题,不仅研发了一些可推广于滨江工业历史建筑加固、改造工程的施工技术,还形成省部级工法2篇、另有4篇还在申报,申请发明专利22篇,实用新型专利26篇。


在中建五局华东建设,“五小”创新活动成为激发基层智慧,鼓励一线职工解决施工难题,点燃职工岗位创新热潮的源泉。除易溪领衔的工作室外,公司依托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劳模、工匠、专业领军人才,明确14个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完善技能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体系,鼓励职工创新创造,王深山创新工作室、易溪工匠创新工作室获区级工会命名认定,6个职工创新成果获评上海市职工先进操作法、合理化建议表彰。围绕中心工作,连续3年组织开展“金点子”征集评选,覆盖公司各层级、各线条,累计征集“金点子”82个、评选优秀可推广内容30个。


这些来自创新工作室的研究成果和“金点子”,实实在在转变为“金果子”。近年来,公司通过“五小”职工创新等系列活动,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3项、实用新型专利350项、省部级科技奖19项、省部级工法61项、发表SCI论文16篇,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职工创新成果的落地转化,在此期间,一大批基层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熊明荣从电工成长为项目经理,许小文从保安成长为质量骨干,人才效益逐步提升。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工会系统经审业务技能竞赛决赛...

致敬“最可爱的人”,中建三局“老...

闻“风”而动、逆向而行,浦东公交...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