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匠重返校园任“辅导员”“班主任”,闵行区总工会为900余名闵职院新生匹配“引路人”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锐杰 发布时间:2025-09-08 15:55

摘要: 劳模工匠重返校园任“辅导员”“班主任”,闵行区总工会为900余名闵职院新生匹配“引路人” 。

“工匠精神是技艺的精进,也是品格的坚守。希望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把专业学好,把品格立好,把信念树好,在青春赛道上跑出最好的成绩。”从“大国工匠”王曙群手中接过象征爱国情怀与工匠精神传承的火炬,聆听王曙群现场带来的“劳模第一课”。9月8日上午,在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的2025级开学典礼暨军训开营、劳模工匠进校园启动仪式上,来自全国各地的900余名新生齐聚校园,正式踏上新的学习与成长之旅。


作为闵职院推出的“劳模工匠进校园”计划的内容之一,从新学期起,学院为每一个新生班级配备一位劳模工匠,担任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让劳模工匠真正走进师生群体,走进日常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在为闵职院学生匹配导师的过程中,闵行区总工会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匹配了28名荣誉导师,王曙群、陶巍、陆忠明、潘阿锁、朱强、翟倚卫、张学军等劳模工匠,将以兼职辅导员、班主任的身份,走进班级,走近学生。他们将深入课堂、参与班会、开展讲座,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分享技艺经验与职业故事,真正让劳模精神走进日常教育、融入学生成长全过程。全国劳模陆忠明从职校进入企业,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高技能人才。此次重回校园,他感慨良多:“我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当时我在学校学习技术,感觉很新鲜。”走出校园来到企业,他也曾面临所学技能和企业需求不完全匹配的问题,“一方面我准备告诉他们练好基本功,另一方面我也想把我经历的这些告诉现在的孩子们,帮助他们更有底气走进企业。”同样作为“引路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潘阿锁,此次选择了成为智能机电技术专业学生的导师,“这些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和我的工作密切相关的,在我读书的时候,我们离大国工匠、全国劳模还很遥远,但是在上海、在闵行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是劳模工匠的摇篮,很多大国重器也是在这里生产制造,这对学生们都是难以比拟的财富。我希望能够把我们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教给他们,让他们对未来有更清晰的认知。”



活动当天,在区总工会的支持下,学院成立的“思政链+产业链”劳模工匠育人工作站也正式揭牌。工作站将推动思政教育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探索“理论教学—实践感悟—价值内化—行为养成”的闭环育人模式,培育既有报国之志、又有一技之长的新时代工匠人才。


记者从闵行区总工会了解到,自2024年至今,全区已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主题活动100余场,覆盖师生25000余名,将劳模精神融入教育教学,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培养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同时,以技术帮扶、技能培训、集智攻关为核心,累计开展“劳模工匠助企”活动223场,服务企业307家,通过机制创新、资源整合、精准服务,推动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企业和校园落地生根,为闵行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工会力量。


责任编辑:王枫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金秋第一课启新程!浦东工人文化宫...

第五届浦东新区班组长管理技能竞赛...

松江区网络安全嘉年华走进工人文化...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