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时就想着,不能因为一个小零件让几十万的车‘趴窝’一周,我们年轻人就得多钻研、敢动手。”9月28日,“青春加速度·创新进行时”徐汇城投青年职工创新创效大赛圆满收官。这不是一场普通的竞技,而是徐汇城投青年职工立足岗位、用智慧火花破解现实难题的生动实践,也是工会组织赋能青年成长、激活创新动能的一次成功示范。
据悉,大赛由徐汇城投集团工会和团委精心组织,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总工会、市总工会关于广泛开展职工“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设计、小建议”(简称“五小”)创新活动的精神。在上海市“五小”活动专家组、徐汇区总工会、区建管委、团区委的大力支持下,大赛面向集团“7+X”业务板块的青年职工,聚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三大领域,设置了开发与建设类、城市服务与管理类、科技创新类、职能管理类等四大参赛类别。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来自14家下属企业的18个青年团队踊跃参与。经过初赛激烈角逐,9个项目脱颖而出,站上了决赛舞台。
决赛现场亮点纷呈,由行业专家、区相关委办局领导及青年职工代表共同组成的评审团,见证了创新成果的精彩绽放。最终,上海汇胜水利工程有限公司的《一种底泥原位修复的装配式植生柔性沉排系统》项目摘得金奖。该项目运用专利技术,巧妙实现底泥原位修复与沉水植物的协同净化,显著提升水体清澈度与植物成活率,为城市黑臭河道治理提供了高效、生态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巨大推广潜力。
银奖项目同样令人瞩目,闪烁着青年职工的智慧光芒。上海徐汇环卫服务有限公司晶汇环卫分公司的《福龙马无滴漏式垃圾车上装集成电路板的修复项目》,讲述了一个“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故事。项目成员、“95后”机修工谢世辉语气中满是自豪。面对价值数万元的进口电路板故障,团队大胆探索,仅用15元成本就成功实现自主修复,累计节约维修费用3万元,完美诠释了“小革新”带来的“大效益”。另一个银奖项目——晶貌环卫分公司的《用精细化网格管理建立衡复区域“15分钟处置机制”》,则致力于城市服务的提速增效。项目负责人潘洋介绍他们的初衷朴实而坚定:“我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让街面上的垃圾存留时间再短一点,让市民和游客的感受更好一点。”通过科学划分动态网格、优化保洁响应流程,他们在人流量巨大的衡复风貌区实现了高效处置与保洁质量的双提升。
从环卫车间的维修工钻研,到河道岸边的技术攻坚;从高层建筑外立面的无人机无损检测,到利用智能检漏仪快速锁定老旧房屋水管漏点;从中华老字号的数字化营销焕新,到孵化器内部流程的AI智能协同……这些项目无一例外地扎根于青年职工最熟悉的岗位场景。
一位担任大众评委的青年职工在观赛后感慨万分:“这些项目最可贵的是‘接地气’,它们直接来源于一线实践,解决的是企业发展和服务市民中最具体、最迫切的问题。坐在下面,我感触最深的是,‘创新’真的不一定是高精尖。像环卫同事用15块钱修好电路板,这种源自日常的智慧和担当,对我们一线技术岗位来说,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和启发性。”这种务实创新的精神,正是“五小”活动生命力所在——它让创新不再是实验室的专属,而是每一位有心、有智、有担当的普通职工触手可及的行动。
徐汇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职工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一步,将更广泛地搭建形式多样的创新平台,持续完善创新成果的发现、培育、转化和激励机制,推动“五小”活动向常态化、制度化、长效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