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由上海市总工会主办、上海市教育工会协办的“传承劳模匠心 争做时代新人”劳模工匠进校园宣讲活动在华东政法大学松江校区举行。四位来自法治领域的劳模先进,与百余名学子面对面交流,一来一往间,法治之光在代际中发扬传承。
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嘉兴路派出所第三责任区警务队队长、三级警长陈梁顺说,守护孩子的梦想,就是在守护我们未来的希望。作为人民城市的“护苗人”,在他的努力和“三所联动”框架下,上海350多家地区派出所全都建立了社区少年服务队,1900余名民警、2200余名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一个人的奔跑,变成了一群人的接力。
“法治的温度,从不在宏大的叙事里,而是在让普通人可以直起腰板的勇气。”大山里走出来的全国劳动模范、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联席主任张金全,从一张名片创业,从个体维护到群体守护,以专业之力,为他所热爱和奋斗的城市注入新动能。
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第七检察部主任于爽如同一位“破冰者”。她敢于在法律的“无人区”里探新路,攻破了一系列“无范本”的疑难案件。她用电视剧《以法之名》旁白“这从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而是一群人的向光奔赴”与大家共勉。
从华政的课堂到审判的法庭,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欣重返母校倍感亲切和激动。她用真实的办案故事,诠释了她30年来如何在善与恶、正与邪的较量中,捍卫人间正道,传递出她“做一名公正又温暖的法官”的不变信仰。
现场,师生还与劳模先进代表围绕基层治理、法治信仰、队伍建设、司法温度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劳模们讲述的是成长经历,我们看到的是未来的方向。”在场学子听完奋斗在政法一线的前辈们分享的真人、真事、真感情,纷纷感慨这场宣讲带来的不仅是感动,更是行动。“劳模精神不再是‘远方的榜样’,而是能融入我们学习的‘身边力量’。”来自经济法学院的大一新生顾星宇告诉记者,今后他将以劳模为榜样,学好专业知识,练就过硬本领,于法理中坚守公正,在情理间传递温度。
今年是华东政法大学建校73周年。73年来,学校以“立德树人、德法兼修”为根本,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投身法治事业的华政人。学校常态化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品牌活动,让劳模精神可触可感,推动劳动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当天,学校向陈梁顺等11名政法领域劳模先进颁发了“华东政法大学‘大思政课’特约讲师”聘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