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届宝山区家政护工行业工会职工技能竞赛决赛近日举行,来自全区的74名选手展开实操对决。而这场竞赛,不只是一次能力比拼,更是宝山区家政护工行业工会联合会成立五年来,在职工队伍建设、人才选拔与机制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所积累成效的集中呈现。以赛为镜,也为再出发蓄力。
从“选才”到“育才”
五年搭建成长通道
自2019年行业工会成立以来,宝山区持续探索家政护工人员职业成长路径,从职工培训、竞赛选拔到先进典型培养,一步步搭建起覆盖从业者全职业周期的成长机制。
今年的比赛,不仅在4月广泛发动150余名街镇职工报名,还通过5月集中培训、6月理论初赛、7月实操比拼的模式,形成了“赛训结合、层层递进”的培育闭环。区行业工会主席刘兰凤告诉记者:“竞赛不是终点,而是整个成长通道的中段节点。我们从报名、培训到选拔,贯穿着一套完整的职工成长链条。”
这个链条正在不断孵化出行业典型,赵听听就是其中之一。十年前,她从快餐店岗位转入护理行业,并在一路参与竞赛、学习、评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如今,她已是“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上海市劳动模范”。“是工会不断给予机会和认可,让我在平凡岗位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和光荣。”
张小勤则是在2018年来沪后,从零起步投身护理服务。她一边培训学习、一边以赛代练,逐步掌握实务操作技能,累计取得28本专业证书,并成长为“宝山工匠”与行业考评员等。“没有工会搭建的成长阶梯,我不会有今天的专业积累和社会认同。”她说。
发布“五大行动”
推进机制系统落地
本届竞赛现场,区行业工会同步发布“一线职工成长五大行动”,在组织育人、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层面持续发力:通过“劳模工匠助企行”,让先进典型走进机构、手把手带教;“创新工作室建设”聚焦标准制定与实训联动,打造集训、赛、创一体化平台;“师徒带教匠心行动”推动形成经验传承机制,建立师徒成长档案;“云课堂赋能行动”打破时空限制,提供数字化移动学习资源;“技能认证补贴提升行动”则为取得技能等级证书的职工提供政策与经费双重支持,补齐“最后一公里”。
不止如此,区行业工会的“建圈”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当天,杨行镇家政护工行业工会联合会也正式揭牌,成为全区第八家街镇级行业组织。新设联合会将聚焦属地从业者的服务、培训与关心关爱,推动“家门口”的组织触角不断延伸。至此,宝山区已形成覆盖主要街镇的行业工会体系,累计服务家政护工人员超过4400人。
马上,宝山区家政护工行业工会联合会即将迎来成立五周年后的换届选举。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推动生活服务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生活和消费需求”的指示,行业工会正在通过一项项制度设计和实践平台,助力“看得见、留得住、干得好”的服务队伍逐步成型,让这支面对老人、家庭与生活的温暖职业群体,拥有更广阔的发展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