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之下,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尽快实现社会动态清零,全市开展了切块式、网格化核酸筛查。闸北电厂的退休干部、职工纷纷响应政府号召加入到街、镇、社区的志愿服务中去,展现出了不忘初心、使命在肩的担当和责任。
原闸北电厂通讯班班长徐建全
——防疫一线的党员“接伞侠”
为了让小区居民在做核酸检测时不被雨淋,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提高检测效率,68岁的小区党员志愿者徐建全同志,在大雨中身穿简易雨衣,站在核酸检测的入口处,不停的从接受核酸检测的居民手中接过雨伞,然后递给他们,一个上午就接了200多把各式各样的雨伞。
这个看上去重复又乏味的画面,后经上海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报道后,让小区居民和无数网友为之动容,但当时徐建全师傅只说了一句话:“疫情当前、党员就得靠前。”
原闸北电厂电气车间副主任李伟明
——“肩扛手提、我可以”
随着疫情的蔓延,上海市多个小区开始14天的封闭管理。封闭管理区域内居民的生活物资逐渐消耗殆尽,在政府和街道社区的多方努力下,一批批的安心菜运抵小区,但是面对近二十吨的蔬菜,卸货、拆箱和分配,这可是一项体力活。
66岁的李伟明说:“这些蔬菜比我们单位的设备轻多了,肩扛手提,我可以。”就这样,他把卸货的重任“抢”到了手中。经过志愿者们大半天不停的工作,所有蔬菜及时的发放到了小区内2000多户居民手中。
当晚,老李拿了一瓶红花油笑着对老婆说:“想不到这些安心菜还是蛮重的,像以前一样用这个帮我揉揉,下次可能还要你帮忙哦。”
老婆回答道:“你和你爸一样,他当年为了革命铁轨入党,你为了帮助他人冲锋在前,不过我也就是看中你这点。”
原闸北电厂保卫科杨云宝
——每天为小区老人写配药单
作为楼组长的杨云宝同志,对于自己所管辖的3个楼洞内的老人早就了如指掌,在这次疫情期间,这些老人寻医配药问题他看在眼里急上心头,他联系居委告知相关情况后,得知可以有年轻的志愿者代为跑腿配药,但是需要拿到这些老年人的社保卡、就医记录册和配药明细单,杨云宝就主动承担了帮小区内所有老人写配药单,因为他知道张姐心脏不好、赵叔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李大爷需要长期吃心血管药物……
他一一为他们写清配药单后,让年轻的志愿者帮助配药。70多岁的杨云宝同志常说:“居民有需要,老党员就要顶上去。”
原闸北电厂党委书记季和平
——助力居委统筹协调
本轮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一名退休干部,一名老党员,季和平同志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小区居委的疫情防控工作。他协助居委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宣传,耐心劝导大家少出门、不出门,出门佩戴口罩。近期,小区居民的核酸筛查工作,由他统筹协调,按照楼、层、户的原则,让所有居民都能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筛查任务。有人问他:“你70多岁了,累吗?”季和平笑着回答:“我来自一个有着深厚红色底蕴的企业,为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
除了以上4位,闸北电厂退休职工争当志愿者还有:朱建芳、张妹妹、杨培建、徐希英、江建中、钱迎、陈洪萍、陈力、许宝珍、应伟星……
“退休不褪色、余热映初心。”因为他们都是来自于有111年历史的闸北电厂——有着深厚红色文化、红色传统的企业。闸北电厂也在2019年10月份被上海市人民政府评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有的闸北电厂职工都印刻着红色基因,传承着红色传统和为民服务的精神。
这些志愿者们的奉献精神是全市同心抗疫的一个缩影,正是有了这些一线防疫人员、居委干部、社区志愿者们的持续奋战和居民们的积极配合才能保证我们的筛查工作忙而不乱、日常生活平稳有序。
愿上海安好,疫情终将过去,待到春暖花开时,让我们共赏人间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