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夏!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来了,快把这些讲给孩子吧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2-05-05 10:54

摘要: 春天还在回味,夏日却已到来。今日立夏,这些关于立夏的习俗和诗词,快讲予孩子听吧!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当斑驳的阳光透过枝叶,洒下金黄的光芒,树影轻轻摇摆,空气中开始弥散热浪的味道。春天还在回味,夏日却已到来。


今日20点25分,我们将迎来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



立夏三候


在古人看来,立夏的标志性物候有三:


一候蝼蝈鸣,每年此时,蝼蛄都如约而至,声声鸣叫,向人们报告夏天的消息。


二候蚯蚓出雨水丰盈、大气潮热,蚯蚓掘土而出,参加这场生命的盛大典礼。


三候王瓜生,王瓜的蔓藤快速攀爬生长,只等着盛夏的果实,累累挂满枝头。



立夏诗词


初夏的美,美在惬意闲适。


宋代杨万里曾这样描写初夏时的生活情景: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而在陆游的笔下夏的美,美在心中的感怀:


赤帜插城扉,东君整驾归。

泥新巢燕闹,花尽蜜蜂稀。

槐柳阴初密,帘栊暑尚微。

日斜汤沐罢,熟练试单衣。


夏天,在文人墨客的眼中还是这样的:


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唐·韦应物


改序念芳辰,烦襟倦日永。

夏木已成阴,公门昼恒静。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

坐想离居人,还当惜徂景。


初夏即事

宋·王安石


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西陂。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


《菩萨蛮·回文夏闺怨》节选

宋·苏轼


手红冰碗藕,藕碗冰红手。

郎笑藕丝长,长丝藕笑郎。


立夏传说


乌米饭


立夏到来,有些地方的习俗是吃乌米饭。关于乌米饭的来历,各地有许多传说。流传最多的就是战国时期孙膑的故事。


战国时期,孙膑被迫害关在猪舍,老狱卒用乌树叶煮出乌黑的糯米饭,再捏成脏兮兮的饭团,偷送给孙膑吃。孙膑不仅靠这个方法活了下来,身体还很健康,最终逃出监狱。孙膑第一次吃乌米饭就是在立夏那天。


挂蛋袋


江苏南通一带时兴立夏日给孩子胸前挂蛋。相传瘟神嗜睡,直至立夏之日方醒,醒来就散布瘟疫,孩童受害尤甚。女娲闻之,与瘟神辩理。瘟神无奈应允,以胸前挂蛋为标志,立夏之日凡孩童胸前挂蛋者一律不加伤害。传说虽无从稽考,但立夏这天,南通的母亲们总要选择个头大些的鹅蛋、鸭蛋、鸡蛋,煮熟挂于孩子的胸前,俗传至今。


立夏习俗


迎夏


在古代,立夏这天,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在民间,立夏日,人们则喝冷饮来消暑。江南水乡有烹食嫩蚕豆的习俗。


尝新


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鲫、咸蛋、腌鲜、卤虾等;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笋、蚕豆、豌豆、黄瓜等。


斗蛋


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后再套上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蛋头斗蛋头,蛋尾击蛋尾,破者认输。


秤人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到立秋再秤,看经过苦夏,瘦了多少。酷暑之下,大汗淋漓,正是最好的减肥季节。


有意思的是,当时“悬以大秤”,民间形容是,“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闺秀都走出了深闺,悬秤看来像是秋千,燕是赵飞燕,环是杨贵妃。


节令提示


我国自古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此时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而若按气候学的标准,日平均气温稳定升达22℃以上为夏季开始,“立夏”前后,我国只有福州到南岭一线以南地区真正进入夏季。


重养心


夏季心阳最为旺盛,当夏日气温升高后,人易烦躁不安,好发脾气,而且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立夏养生要做到“戒燥戒怒”,切忌大喜大悲,要保持精神安静、心志安闲、心情舒畅、笑口常开。


多补水


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必须及时补充,除了多喝水外,多吃富水蔬菜是不错的选择。富水蔬菜中,最值得推荐的是瓜类蔬菜,如冬瓜、黄瓜、佛手瓜、丝瓜和南瓜。


在饮食调节上,应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多食清淡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山药、小麦、玉米、海产品、蛋类。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


初夏之日,正如人生青春之时,时刻奋斗、时刻昂扬,用汗水镌刻你的人生!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送给了不起的中...

今日清明 ,是节气也是节日,这些...

小年送福,这些习俗和诗句请讲给孩...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