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浓郁的艾香和粽香,端午佳节翩翩而至。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民间习俗有很多:赛龙舟、挂艾草菖蒲、吃粽子、沐兰汤……
端午节有着深厚的节日内涵,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丰富节庆活动,如今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我们和孩子,却往往守着传统文化宝藏不自知,这是一件多么可惜的事情啊。
为了让孩子更多知道关于端午的典故,了解端午的风俗,增加孩子的知识面,这个端午节,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了解一下端午节的由来,体验端午节的传统活动,让娃把端午习俗搞得明明白白!
给孩子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
不知道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到传统节日,想给孩子讲讲节日的来龙去脉,孩子都会没听两句就不耐烦了。这很正常,因为孩子们虽然有着天生的求知欲,却反感被强迫的学习方式,那么讲述方式和趣味性就很重要了。
《“中国节日”系列节目》之《端午奇妙游》
还记得去年火爆出圈的《“中国节日”系列节目》吗?其中,《端午奇妙游》的水下节目《祈》更是堪称现象级,非常值得带孩子回顾。据悉,今年的《端午奇妙游》将在6月2日启航,别忘了带孩子一起看哦!
节目结合国潮复苏,围绕传统节日对中华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的影响进行了多维度挖掘,既沿袭了传统,又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配合节目,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讲屈原的故事、讲一讲端午节的风俗和由来,几本不错的端午主题绘本书推荐给大家。
《祭端午》
推荐理由:绘画风格以中国传统人物造型为主,加入流行的色彩元素,表现和讲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故事,在故事中用易懂美妙的文字为孩子们讲述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加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神鱼驮屈原》
推荐理由:讲述了巨蟒和神鱼绝战,其它江里的鱼虾蚌等给神鱼助战,由此引出端午节来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这一天,人们都会赛龙舟,投粽子纪念屈原。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风格,画面非常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粽子,小粽子》
推荐理由:端午那天,淮河码头那儿汇聚了甜粽子和咸粽子。北方甜队集合了大枣粽、豆沙粽、八宝粽,而南方咸队有蛋黄粽、火腿粽、小川粽。
生动有趣的绘本故事,饱含中国传统文化而又不刻意,又告诉小朋友大家可以不一样!在端午节,可以让孩子试试不同味道的粽子,让孩子了解不同地域的不同口味,了解中国文化。
《奶奶的丝线 爷爷的船》
推荐理由:这是一个生活在城市里的男孩,与爸爸妈妈回乡下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过端午节的故事。爷爷带我去采最新鲜的苇叶,我和妈妈、奶奶一起包各种口味的粽子,还一起看爷爷赛龙舟……
和孩子一起体验传统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及风俗等,挑选一些全家人共同参与的习俗,制作出丰富多彩的端午手作,还可以让孩子与家人和朋友们分享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去探索和了解传统节日的魅力,进而发现我们中华民族血脉中所携带的文化密码。
带着孩子包粽子
端午节的时候,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坐在一起,包粽子。在包粽子的时候,跟孩子讲端午节的来源,了解屈原和粽子的故事。这样做,可以让孩子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也能丰富孩子的知识。
当然,如果材料有限,也可以用一些趣味手工代替。
陪孩子看龙舟赛
赛龙舟是一个经典的传统项目,但是很多孩子都不了解。每年端午,许多地方都会举行赛龙舟,趁这个时节,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看一场龙舟表演直播,能更加深刻地体会端午的文化。
和孩子一起挂艾草
在中国的民俗中,农历五月,称之为“毒月”。天气炎热,雨水渐多,蚊蚁滋生,是疫病流行的爆发季节。挂艾草,防病防虫驱五毒。
家长们可以带着孩子,在大门上插上艾草,给孩子讲讲这些风俗习惯。
带着孩子编五彩绳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寓意着祈福纳吉辟邪。孩子戴五彩绳,是很多地方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端午节也被称作“小儿节”,趁着端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编一条五彩绳,然后给孩子佩戴起来。不仅有好的寓意,而且很好玩。
给孩子点雄黄额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
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和孩子一起制作香囊
除了雄黄酒画额,端午节前后,气温升高,蚊虫开始出现,在古代佩戴中草药香囊便是“衣冠疗法”的一种。
将藿香、佩兰、金银花等数十种中草药碾碎成粉,装入香囊袋中,佩戴在身上或是放在房间里,通过药材的芳香气味驱虫避讳。小朋友们可以和爸爸妈妈尝试制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