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家长,送你四张做好父母的“智慧符”,请收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中国教育报 发布时间:2022-12-31 12:36

摘要: 对教育来说,父母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智慧。只有充满智慧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转眼,日历牌就要翻开新的年份了,崭新的2023年,正在向我们走来。


没有父母会否认自己对孩子的爱,但对教育来说,仅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智慧。只有充满智慧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让我们一起从这些关键词中,获得一些为人父母的智慧。


新年即将来临,送你四张做好父母的“智慧符”,请收好!


有耐心


有关“耐心”话题,格外得到大家的欢迎,也许是因为现在生活节奏快,每个人都在奔波劳碌,忙工作、顾家庭,耐心也逐渐成了一种稀缺品,正因为稀缺才更受关注。


就如同《对孩子不耐烦时,默念这三句话,很有用!》文章中说的那样——


有时候,我们不懂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哭、不懂他为什么在陌生的环境里一定要大人抱、不懂他为什么突然对某个东西执着起来.......因为你不懂他,所以烦躁也来得特别快。


所以,当我们想要对孩子不耐烦时,先练习暂停吧,哪怕只有1分钟,也要学会判断孩子的需求,不要把那些行为当成对你的挑战,而是想想他需要什么帮助。


有时候,我们对孩子不耐烦,不是孩子太烦人,而是大人的情绪有了问题。当大人本身的消极情绪无法排解,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看到磨人的孩子,很容易就爆发。


最好的方法就是父母要学着照顾自己,你可能需要倾诉、需要帮助、需要休息,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多的能量去照顾孩子,你就会变得耐心起来。


懂暗示


在全年的节目中,有一个话题可以说是家长们“百听不厌”,每次推送都会引起大家在留言区热烈的讨论,有人反省自己、有人建议他人,这个话题就是父母说话的艺术。


我们经常说父母的嘴是一个家庭最好的风水,意思就是你怎样和孩子说话,就会拥有怎样的亲子关系。


就如同《孩子的未来是好是坏,就藏在父母的嘴里》文章中说的那样——


父母的语气有多好,孩子的运气就有多好,永远不要小看“暗示”的强大力量。


你越是警告孩子,不要在床上蹦,他就蹦得越起劲;越是强调,不要打翻杯子,他就越容易把杯子打翻;越是说你怎么这么笨,他越不会做。


当你在潜意识里不断重复一件事情,它就会变成现实。如果你认为孩子不好,贬低他,他也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你一直说他笨,他就真的认为自己不行。


生活上,把“不要”去掉,直接告诉他,你希望他怎么做。把“不要吵”,改成“嘘,小点声”;把“不要顶嘴”,改成“先听我说完”。你会惊奇地发现,只要把“不要”去掉,孩子会越来越听话。


知进退


大部分的父母都觉得,给孩子的越多,管得越细致,就是爱。可为什么最后经常是家长紧紧地揪着不放,而孩子早已愤怒想逃?


因为很多的家庭,以爱之名,为孩子编织着一张网,把孩子锁在一家人编织的这张网里。


就如同《废掉一个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停地管他、管他……》文章中说的那样——


每次我看到那些被精心打扮的孩子,在父母小心翼翼安排的小幸运圈里生活学习着,就觉得这不是爱,而是给孩子埋下隐患。将来有一天,他们稍不顺意,或者父母能力不及,需要自己撑住的时候,他们能顶上去,独立面对人生的苦恼和麻烦吗?


孩子该经历的让他们去经历,不要想方设法地帮他们解决。父母要做“守望者”的角色,只要没有危险产生,我们可以远远地守望着孩子就行。


人生的路很长,最后还是要靠孩子自己去走。


有方法


在《伴读》的节目中,谈到家庭教育方法的也广受欢迎,在养育孩子的路上,方方面面都需要方法——批评需要方法、表扬需要方法、培养孩子自律也需要方法,等等。在家庭教育中,掌握了好的教育方法、养成了正确的教育习惯,就如同掌握了打开孩子世界的金钥匙。


就如同《你的孩子是否自律,取决于你的这6个教育习惯》文章中说的那样——


是不是时常感觉:孩子越大越难教,很多小事,说了无数次,他们既不听,也不做,就像故意跟你做对。


道理很简单,如果仅仅用“说教”就能影响一个人,那么,便不需要那么多的教育方法了。有效的教育方式是,用“做”代替“说教”。


真正能持久、快乐学习的孩子,往往是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而非被物质所吸引。


类似“物质奖励”的快餐式教育,不过是父母偷的懒。一个孩子,长大成人,需要十几年;教育好一个孩子,也没有捷径可走。


好啦,各位家长朋友,这四张好家长“智慧符”您收到了吗?


其实好的父母并非没有缺点,但他们一直都在学习,包括向孩子学习。


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和孩子心灵的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最后达到亲子的共同成长。请相信当你在努力成为好父母的同时,孩子自然会变得优秀起来。


2023年的脚步已经临近,在这里先预祝您新年快乐,最后感谢您的一路支持!


2023年,我们不见不散。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陪孩子写作业不再伤透脑筋,专家为...

“说了好多次TA就是不听!”孩子...

如何帮助孩子平稳进入小学生活?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