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 “贴心事” ,当好 “娘家人” ,华东理工大学工会打造“家文化”品牌服务教职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张弘 发布时间:2023-06-20 11:30

摘要: 华东理工大学工会把维护和服务好教职工作为主业主责,努力打造“家文化”品牌。

近日一个周二中午,华东理工大学校园热闹异常,由学校工会组织的“我家集市”特卖会总是能给教职工们带来不少惊喜:麦德龙的生鲜、老字号的素火腿……琳琅满目的商品满足了教职工的需求,一些教师边买着牛肉边笑着说“今天的晚餐有着落了”。校园特卖会不仅方便省事,而且质量有保证,更难得的是,商品都是由教职工点单,再由校工会出面联系信得过的企业组织物美价廉、品质保障的货源提供给大家。华东理工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朱姝自豪地说, “我家集市”为教职工提供了精准高效、供需对路的服务,得到了教职工的欢迎。


家,是大家内心最有归属感的地方,近年来,华理工会把维护和服务好教职工作为主业主责,努力打造“家文化”品牌,组建了包括保障职工身心健康的“健康之家”、服务“华二代”的“温馨之家”、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奋进之家”,以及校内二级工会各具特色的“特色之家”,着力在校园内打造“家”矩阵,营造“家”氛围,为广大教职工提供更加温馨、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心实意为教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提升教职工投身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成为教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华东理工大学工会开展青教赛集训。


“健康之家”暖心护航


在华东理工大学有间不起眼的房间——欣悦坊,但这个看着低调的场所在不少得到帮助的教职工心目中却有着重要地位。成立于2019年的欣悦坊是学校教师心理发展中心,作为上海市教育工会10个教师心理健康服务点之一,为教职工提供个性化心理健康专业服务。


朱姝介绍,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速,校园内的教职工也难以避免压力和焦虑,因此学校工会在为教职工身体健康服务的同时,也一直关注教职工心理健康建设,探索教职工心理健康新方法、新思路,着力构筑心理危机早期干预机制。为了不给寻求心理抚慰的教职工带来更多压力,工会特意弱化了心理咨询概念,以“欣悦坊”为招牌,在日常运作中也以电话、网络咨询为主,如果遇到有线下咨询需求的教职工,工会会妥善安排好时间,并且为了保障隐私,还特意要求其他工作人员在咨询时间段里尽量避免去欣悦坊所在楼面。


弱化心理咨询概念,不是弱化心理咨询水平,校工会特意从徐汇区精神卫生中心邀请了5位专业医师、从全市范围遴选了5位心理咨询师,10位专家从不同角度、领域服务教职工各种个性化咨询要求。为了做好教职工心理健康工作,“欣悦坊”开设24小时心理咨询热线,对于有需要的老师通过电话、网络、面询等方式了解心理诉求,并经常性组织开展各类心理健康讲座,例如特别组织开展了“危机识别、干预以及教师心理压力的自我调适”、“压力到动力——觉察困扰,激发动力”心理辅导讲座、“欣悦”叙事沙龙、网上心理微课等活动,缓解教职工心理压力,倡导健康生活,有效帮助教职工解决在亲子、工作、人际交往中存在的困惑问题。去年学校一位教职工因身体不适又无法及时看病心理十分焦虑,工会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让心理专家提供远程帮助,同时找到这位教师所在小区内的同事,上门送去关怀温暖,最终解决了问题。


“华二代”的“温馨之家”


要当好教职工“娘家人”,就要知道“家人们”需求所在。在日常接触中,校工会得知许多教职工们很关心孩子的教育成长,也为自己工作、教学繁忙无法顾及孩子学业而焦虑,为了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让教职工们能放心投入工作,工会建设了服务“华二代”的“温馨之家”。


每天下午小学放学后,被亲昵地称作“花梨宝贝”的“华二代”们就三三两两来到华理校园,走进校工会安排的设施齐全、环境温馨的自修教室,阅读、下棋、学习……涵盖体育、文化、艺术的“亲子培训班”为教职工子女提供丰富的文化、艺术课程,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近年来,校工会已先后开设274个班次的文体培训班、68个亲子培训班,吸引6850人次教职工、1360人次“华二代”参与,“温馨之家”让孩子们在大学校园内也感受到家的温暖。


机器人课程在“华二代”心中种下科学种子。


如今,随着暑假即将来临,校工会正在筹备今年的“华二代”暑期科技夏令营。这个“华二代”的专属夏令营有效缓解了暑假期间教职工子女托管难的问题,每年的夏令营都能吸引100多位孩子参加。工会还结合华东理工大学的科技特色,设计有趣的科技课程,从机器人的运行原理到虚拟实景漫游,在孩子的心田埋下科学的种子。据朱姝透露,校工会将在现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新,逐步打造“花梨宝贝号”品牌项目,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历史、文化、地理相结合,让孩子学习探索和假期研学结合,在快乐中成长。


“奋进之家”助力成长


教师队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青年教师是学校前行的未来,华东理工大学工会一直多举措、全方位搭建青年教师交流、学习平台,创建“奋进之家”,有效助力青年教师成长成才。


“奋进之家”着力提升学校青年教师的职业能力素养,工会通过组织“校园新星”评选及表彰工作,发掘出一大批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岗位上开拓创新、勇创新功的优秀青年教师,这些“身边的榜样”鼓舞广大青年教师砥砺奋进,为学校事业发展建功立业;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活动,有效促进了青年教师与中老年教师之间思想、业务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形成了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工会更是把青教赛作为引领青年教师提升育人水平的突破口,与校人事处、教务处密切配合,组建国家级和上海市教学名师的专家团队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赛前辅导;先后组织7场线下试讲、磨课、模拟比赛等活动,通过多专业、多角度的专项辅导,以主动式、体验式的活动形式帮助学员进行教学演练。付出必有回报,在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华东理工大学取得历史性突破,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文科组第二名的好成绩,更令人欣喜的是,经历过赛事磨炼的选手们已成为三尺讲台上的中流砥柱。


不仅在学校层面,华理工会的“家文化”已遍布校园各个角落,各部门工会“教工小家”围绕“一家一品一特色”建家目标,挖掘亮点、打造精品,涌现出一批各具特色、服务教职工的优秀 “教工小家”,图书馆和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先后获评上海市教育系统模范“教工小家”。朱姝表示,“家文化”让教职工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爱的氛围,努力工作、快乐生活,今后工会将通过做好更多的“贴心事”,擦亮“工”字服务品牌,不断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幸福感、获得感,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建强职工之家,答好幸福考卷,上海...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