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费每个月给多少才合适?算这笔账,要参考这些因素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姗姗 发布时间:2023-09-03 10:41

摘要: 就调查研究和参考个例而言,1500元可以满足大学生每月基本日常支出。如果要提升生活质量,家长可视情况为孩子添补生活费。

随着9月的到来,中小学生已经回归校园,全国各所高校也陆续敲定了开学时间,即将迎来新一届大一学生。在大一新生憧憬着美好大学生活的同时,不少家长由于缺乏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开始发愁如何算这笔账:每个月到底给孩子多少生活费比较合适呢?给多了怕孩子不节制,少了又怕委屈了孩子……


最近,一份面向高校大学生的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在“你认为大学生一个月多少生活费合适?”的议题中,超过1万名学生在“800元以内、800-1000元、1001-1500元、1501-2000元、2001-2500元、2500元以上”6档选项中给出了答案。其中,有4955人选择了“1001-1500元”,占比将近50%,而“800元以内”仅有1%的同学支持。可见给多少生活费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需要根据多方因素来衡量。



那么,当代大学生生活成本有哪些,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大学期间又有哪些“隐形收入”?


一位普通上海大学生的“月账单 ”


笔者亲戚家的孩子小刘也在上海读大学,9月开学后即将升入大二。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谈及上学年的月均生活费时,她简单地给笔者算了笔账:


从食堂一日三餐来看,早餐5元、午餐和晚餐10-15元,一天合计25-35元,一个月合计在750-1050元上下。有时候想买点水果、点个外卖,一个月一名大学生光吃饭的费用就会达到900-1200元。


在生活刚需费用上,每个月包括电话费、交通卡、热水卡、洗衣液、卫生纸等支出将近200元,加上饭钱已经达到了1100-1400元。如果再碰到学习用品的额外支出,1500元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日常支出。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1500元并不包括任何涉及娱乐、社交以及服饰、护肤方面的费用。而在上海这座现代化、国际化且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每天不间断地上演着众多精彩纷呈的节目,因此也有网友预估说:“上海大学生的生活费,市区3000元、市郊2500元比较合适。”小刘告诉笔者:“今天去兰心大戏院看场脱口秀、过段时间去MaoLivehouse听一场喜欢乐队的演出,下个月再去美琪大戏院看一场话剧,已经成为年轻人的常态。这方面的费用,基本都是家长报销。”除了上海本地的学生,和她一样家住长三角的同学从上海回家也比较方便,经常周末回家“改善”一下生活。不过,新学期的到来还伴随着一个好消息:上一学年的学校奖学金即将发放,她也算是给自己“挣”了一笔额外的生活费。


大学生活费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家庭条件


以家里的经济条件为根本,家庭较为富裕,可以适当多给一些生活费;家庭条件一般,也不需要和其他同学攀比。上大学同样也是培养孩子消费、理财能力的时候,“上不封顶”有时也会过犹不及。


所在城市


大学所在城市在一线城市,以及沿海、省会等城市,消费水平比较高,生活费也应该适当多一些。但城市消费水平不能盲目猜测,一些西部城市的消费水平可能也比较高。


学校位置


有的学校校区在城市中心,生活费需要更多;有的在郊区或开发区,消费场所较少、消费水平可能较低,一般花销较少。


所学专业


很多家长以为跟学习相关的只有学费,其实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在学习上还有其他的支出。比如学摄像、学绘画的同学,需要买相机、买材料;学英语、学法律、学会计的同学,需要买较多的考试教材。


兴趣爱好


除了学习,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同样需要资金的支持。读书、娱乐、运动、旅行等不同的兴趣爱好花费也各不相同。


学生在校期间有哪些“收入”


国家助学金


金额:平均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


资格: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300元)。


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生每年5000元。


国家奖学金


奖励纳入全国招生计划内的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每年奖励6万名,每生每年8000元,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


资格:


1、 二年级及以上年级(特殊学制的学生,根据当年所修课程层次确定参与相应学段的国家奖学金评定);


2、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位于前10%(含);


3、若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前10%-前30%(含)的学生,需要在其他方面表现突出(如学术研究、科学竞赛、体育竞赛、文艺比赛等)。


各类竞赛奖金


大学里有很多专业竞赛和科研比赛,部分是设有奖金的。有时间和能力的新生可以积极参与,锻炼个人能力。


校内资助


学校利用事业收入提取资金以及社会捐助资金,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校内资助项目。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开学啦!新生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

刚开学,家长怎么做,才能让孩子迅...

马上就要开学领新书了,为各位家长...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