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工会也有“大”作为!上海兴伟学院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小而美”师生家园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朱姗姗 发布时间:2023-09-12 10:29

摘要: 在兴伟学院扁平化管理下,校工会带领教职工各司其职、齐头并进,搭建起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以“小”工会实现了“大”作为。

你可能不曾知晓,在浦东新区南汇大学城,有这样一所“小而美”的学校。走进学校西门,行至曲径通幽之处,倏尔出现的教学楼令人豁然开朗,眼前宛如一片“世外桃源”。坐拥400多亩地,仅有46位专职教职工、不到200名学生、2个专业……作为一所由基金会办学的民办本科院校,像上海兴伟学院这样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堪称“袖珍”的并不多见。曾有高校教授说,未来的中国高等教育不缺“大学校”,缺的是多样化的“小学校”,而兴伟就是这样的“小学校”。这里实施博雅教育,“全人”培养悄然兴起;这里奉行“小班化”精细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蔚然成风。在“小而美”的办学模式下,一人多岗是常态,全员齐上阵也时有发生。校工会主席曹辉同时也担任学校董事、后勤委员会教练,他说:“因为学校规模很小,所以全校教职工都被纳入工会大家庭,这为我们开展工会工作提供了便利,只要是全校性的工作就是工会的工作。”在学校扁平化的管理下,校工会带领全校教职工各司其职、齐头并进,搭建起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桥梁,以“小”工会实现了“大”作为。


扁平化管理

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上海兴伟学院迎来了第一次本科教育教学合格评估工作。在教育界,合格评估对高校来说相当于医生的“把脉问诊”,是事关学校未来发展的“存亡之战”,也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攻坚之战”。作为自2014年从专科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的“首秀”,合格评估之于兴伟,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将办公场地布置到最完美”“精心准备访谈、汇报”“灵活调动人员、配备联络员”……从生活接待到工作安排,从专家组入校至评估结束,校工会以身作则,和全校工会会员齐上阵、同出力,将一周的高强度工作执行得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曹辉感慨,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当时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大家以主人翁精神,任劳任怨,团结协作,最终顺利完成了迎评工作,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这段难忘的工作经历,离不开全体工会会员的高度重视和倾情付出。早在2022年8月,兴伟已经上演了一场由上海市教委牵头聘请专家组进行的“预评估”。然而,就在预评估正式开始的前一天,学校后保处负责人伊树德老师突然收到东北老家父亲病重的消息。但由于后勤保障接待环节在评估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权衡考虑后,他主动请缨坚守岗位,有始有终地为正式评估开了一个好头。


在曹辉看来,教职工的底气和力量,来源于学校扁平化管理模式下形成的良好氛围。在学校的日常运行中,形成了以党政董联席会议为主体的高效决策机制。2021年,一个由校工会提出、以“十三薪”为主题的建议在党政董联席会议上当场审批通过,几个月后便落地实施,大大提升了教职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无需层层上报,当场提出、当场解决,为什么能这么快?曹辉表示:“扁平化管理的优势在于全院上下近距离连接、无障碍沟通,管理层通常能够快速、直接地感受到‘民情民意’,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就有了保障。”


“一个都不能少”

搭建师生共治平台


在兴伟,和其他学校推选教职工代表参与教代会不同的是,一间偌大的报告厅内,教职工往往全员在场参会。只有做到“一个都不能少”,才能确保全校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和工会工作有着最直观、最清晰的了解。


上海兴伟学院召开2022年度教职工大会。


后勤委员会、人事委员会、学生事务委员会、宣传委员会、财务委员会……作为一所以“能力培养”为特色的博雅本科学院,除了教职工全员参与学校建设,学校还组建了9个学生委员会,每个委员会由1到2名工会会员担任教练,指导学生参与到学校的运行和管理中。


以后勤委员会的工作为例,食堂卫生检查、菜品质量保障、菜品价格监管等工作看似简单,背后却大有学问。委员会教练从关键问题出发指导学生定期检查,并定期根据食堂情况面向全体师生设计调查问卷,进而通过反馈及时调整,为大家提供安全、可口、实惠的饭菜。通常,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按部就班学习知识;而在兴伟,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甚至在食堂就能学到生动的一课,真正实现了师生共治。


在这种体系下,学校在每周三设置“社区活动日”,鼓励师生“走出去”,目的地均由校工会或委员会师生共同商定。他们集体观摩,与中国首家私人飞机制造公司创办人联系接触;他们互动交流,赴500强企业西门子中国公司参观拜访……此外,为丰富教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校工会积极组织教职工参与各项文体活动,在花博会中欣赏艺术精品,在上海市第九届教工运动会中精彩亮相,展现教职工良好风采的同时,更为工会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


上海兴伟学院教职工参加上海市第九届教工运动会。


传递温暖关怀

提升教职工幸福感


兴伟的教职工来自五湖四海,甚至来自各个国家,他们从这里启航教育,在工作中发光发热。看在眼里、身在其中的校工会,也常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当好教职工的“娘家人”,给他们最温暖的关怀?“尊重教工、理解教工、保护教工、爱护教工”,学校教工之家墙壁上的这四个词,便是校工会给出的答案。从“标语”到落地生根,校工会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解职工之所需,一直在行动。


今年6月底,校工会碰到了一个来自人事部门反馈的难题。Stacey是兴伟学院人才引进的英语专业外教,暑假前夕人事处通知他续签合同,但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发现他满面愁容、情绪低落。在人事处陈菊芳老师的仔细询问下得知,原来他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作为一名外籍人员,Stacey不知道如何为远在大连读一年级的女儿办理转学到上海的手续。弄清缘由后,校工会和人事处立即行动起来,在暑假期间冒着酷暑主动帮助他办理孩子转学具体事宜。


从7月中旬准备个人相关材料、咨询外籍子女入学政策,到帮助外教解决语言障碍、辗转寻找合适的学校……耗时半个多月、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在8月初尘埃落定,找到了一所合适的小学。看到外教如释重负的笑容,悬在校工会和人事处同事们心中的石头也落了地。新学期伊始,Stacey还担任起学校英语系负责人,继续为中外合作交流作贡献。“工会就是教职工的‘娘家人’,教职工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校工会负责人感慨地说。


关心关爱教职工,这样的案例在兴伟是缩影而不是个例。值得一提的是,兴伟还是上海较早为全体教职工购买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民办高校之一。


放眼望去,校内的教职工公寓优雅别致,独具风格的图书馆开放包容,健身房设施齐全,食堂里外教子女和中国孩子打成一片,在校工会携手全体师生打造的“小而美”的校园里,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精致环境、精品项目、精准评估,上...

上海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工会用心用情...

做好 “贴心事” ,当好 “娘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