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孩子在假期中适度松弛,是对他们一学期努力的肯定。
但家长朋友们请注意,我们在孩子放松休闲的同时,一定要避免:孩子在寒假里“放纵疯玩“,过于放飞自我。
尤其是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他们的自制力本就薄弱,寒假里,要是再少了父母家长的有效引导,那难免出现“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的状况。
为此,我们整理了本篇内容,家长朋友们可以参照借鉴,带领孩子规划出一个“快乐而又进步充实”的寒假!
寒假生活的阶段划分
第一阶段:寒假缓冲期
放假~腊月二十七
寒假生活里比较忌讳的,是假期一开始,就让孩子从”备考时极端的紧绷”,走向“假期后极端的松弛”。
刚放假这段时间,孩子们还保留着学校里的状态,对期末复习过的内容也还未遗忘,所以缓冲期是让孩子开始寒假作业的绝佳时期。
每天玩之前,先鼓励孩子按部就班地推进固定的作业进度,尽量赶在过年之前,完成绝大多数的作业。
这样一来,既能有效避免临近开学时的手足无措,也能更从容地开启接下来的寒假生活!
第二阶段:过年放松期
腊月二十八~初四
到腊月二十八左右,进入了年味最浓的时候,受热闹过年氛围的影响,孩子这时也不太可能做到心无旁骛、专心学习。
这一阶段,家长朋友们只管带孩子走亲访友、放松娱乐,去感受传统中国年的欢快氛围,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欢庆愉悦的热闹氛围里放松身心,在岁末交替中感悟新一岁的成长。
第三阶段:开学准备期
大年初五~开学
进入大年初五,该拜访的亲友拜访的差不多了,这时离开学也只剩下三天时间。
最后三天里,从假期中“收心”是孩子的主要任务,即要摆脱过年期间的松弛安逸,一步步收拢到“返校状态"。
这时除了要补齐未完成的寒假作业,提前调整孩子的生活作息,也是很有必要的。
关于"寒假收心"的延伸阅读:
寒假里的那些小任务
除了前面提到的“放松身心”和“完成寒假作业”两大关键任务,下面列举的活动,同样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家长朋友们可以有选择地穿插进寒假作息。
锻炼身体
寒假期间,每周至少应开展3次以上的锻炼,单次时长达30分钟以上,慢跑、跳绳、仰卧起坐、原地蹲起跳、球类运动......都是不错的有氧项目。
运动时,要穿好运动鞋服,同时注意提前热身。如果是寒假的初次锻炼,强度上不宜过大,应追求循序渐进、科学锻炼,贵在每周坚持。
学外语
带孩子每天学 30 分钟的外语,每天积累、次日复习,能很好改善孩子的外语储备。
低年级孩子和高年级孩子,有不同的侧重。
低年级的孩子主要以培养兴趣为主,可以孩子读英文绘本、看外语视频;高年级孩子优先围绕着增加词汇量,提升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展开。
练字
练字,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耐性。如果孩子的字歪歪扭扭,且还停留在影响卷面整洁的水平,那可以提前为孩子准备上一本字帖。
从描红开始,每天坚持爬格子,寒假能每天坚持下来的话,那开学将会出现一个小幅度的改观。
阅读积累
课外阅读,是孩子感知这个世界的便捷途径。
优秀的绘本、国学名著、中外优秀作品,不仅能帮助孩子陶冶审美、增加积累,更有助于孩子在阅读中学会自我表达。
制定一份寒假作息表
有了前面的“阶段划分”和“补充性的小任务”,接下来,家长朋友可以和孩子将这些内容,细化到每一天,打造一份科学而又具有可行性的寒假作息表,具体可参考: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21天法则”,它指同样一件事,如果能在21天里持续复现,那它大概率会演化为一种习惯。
寒假的将近1个月里,我们家长基于孩子薄弱的领域查漏补缺,给孩子打造一份劳逸结合、有针对性的寒假作息规划,然后有始有终地执行下去,那孩子势必拥有一个“意义十足而又自在从容”的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