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拓进取,勇担新时代使命
上海市教育工会团结带领教职工立德树人建功立业
2025年1月10日,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开放大学举行。
开幕式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上海市总工会主席郑钢淼为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代表授牌。
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主席高洁在会上发表讲话,她代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指出,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在上海率先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为全国教育系统工会工作树立了榜样。她强调,全市各级教育工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团结引领全市教职工,为推动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而拼搏奋斗。
会上,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平向基层工会代表授《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工作成果案例集(2019-2024)》。本次会议的召开还得到全国各地教育工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先后有24个省、市、自治区教育工会、教科文卫体工会发来贺信,本市的兄弟工会也纷纷来函来电表示祝贺。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市医务工会主席罗蒙代表兄弟行业工会致贺词。他表示,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工会团结进取、成效显著,为兄弟行业工会提供了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教育工会与医务工会都有着近75年的传统和历史,新征程上,希望一起携手为推动上海教科文卫体各行业工会的蓬勃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育工会主席张艳萍作题为《凝心聚力谋发展砥砺奋进启新程团结引领全市教育工作者为谱写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建功立业》的工作报告。报告从思想引领、建功立业、民主管理、维权服务、文体活动、女工工作、自身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五年来上海市教育工会的各项工作,并对今后五年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
闭幕式上,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就做好下一个五年工作提出,希望各级工会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团结凝聚广大教职工,紧跟和把握科技演进态势、产业发展趋势,着力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和重点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写好教育强国建设的“上海篇章”;全体会员要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勇当开路先锋,充分发挥教书育人主力军作用;全体工会人要有履职尽责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广大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
闭幕式后,十一届委员会一次会议、十一届经费审查委员会一次会议、十一届女职工委员会一次会议召开。选举产生了上海市教育工会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兼职副主席及常委,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女职工委员会委员及主任、副主任,兼职副主任、常委。
砥砺五载 春华秋实
五年来,上海市教育工会在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总工会的领导下,在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工会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立足保持“三性”、增强“三力”,争当排头兵、先行者,团结带领全市教职工,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立德树人,以建设更具指导力、创新力、服务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工会为目标,取得了丰硕成果。
思想引领展现新风貌
上海市教育工会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工会工作政治方向。通过组织工会主席、女工干部和青年工会干部培训班、工会大讲堂、专题学习会等活动,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有效落实。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等。邀请工会十八大代表、专家学者面向基层开展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承办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学习宣传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长三角地区巡讲活动。
举办庆祝上海市教育工会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编撰出版《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委员会大事记(1950-2020)》和《话说七十年——上海市教育工会发展访谈录》系列丛书。持续开展教育系统工会(妇女)理论研究,强化调研成果转化运用。
积极开展身边的好教师微电影拍摄项目,五年共推出6批120部作品,近四年连续斩获市总工会微电影比赛金奖。自2021年起,每年教师节在中共一大会址举办全市新教师入师入会仪式,传承和发扬教育家精神。
市教育工会提高履职创新能力,带动自身建设取得新作为。2019年上线会员服务平台,开展各类线上活动140余次,18.96万职工参与使用。完善实体阵地建设,打造“教工之家”。2023年9月底上海教育会堂试运行以来,成功举办重要活动62场,吸引了5583人次参与,成为有阵地、有队伍、有活动、有效益的新时代市级“教工之家”。
人才培育谱写新篇章
市教育工会积极推动创先争优,激励岗位建功。五年间全市教育系统涌现出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7人,全国优秀工会工作者1人,大国工匠培育对象1人,全国科创名匠1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1个,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示范性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个,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1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4个。
五年建设了137个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35个获得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积极响应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开展教育系统“劳模工匠助企行”专题调研,形成20个“劳模工匠助企行”典型案例。同时,建立了由全国劳模、市级劳模组成的教育系统“劳模精神进校园”宣讲团,传承劳模精神,培育时代新人。
通过积极参与举办高校青教赛和基础教育青教赛,助力“青椒”成才。五年来,1566名青年教师参加市级比赛,44位特等奖获奖教师推荐申报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26位选手代表上海参加全国青教赛并获得17个一等奖、6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在2024年第七届全国高校青教赛上,上海斩获5个一等奖(2人为分组第一名)、1个二等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民主管理迈向新高度
市教育工会深化民主评议机制,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主渠道作用。有效推进以教代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建设,实现公办高校教代会制度全覆盖。精准指导教代会落实“五项职权”,分类指导基层单位开好教代会,推动高校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将教代会代表开展一年一度民主评议校领导制度作为各高校工会的常规工作,与组织部门干部考核同布置。
深入贯彻民主管理理念,全流程跟踪指导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推进“双代会”线上报告制度,建立各基层工会“双代会”会前报告、会后反馈的线上报告制度和会议内容提交制度。指导筹建中国教育工会上海市中职校工作联合委员会。
为有力助推提案工作出实效,开展提案征集评选活动,评选出上海市教育系统最佳教代会提案20件、优秀教代会提案42件。其中,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相关提案荣获上海市2022年度十佳提案和优秀提案,上海交通大学的提案分别荣获2019、2022年度全国职工代表优秀提案。
权益保障开辟新格局
市教育工会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每年组织大型法律咨询活动及专题讲座,五年来接待咨询超2000人次。深化教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开展专家面询、网络咨询、24小时电话咨询等。
坚持做好市总工会互助保障计划、市工会会员卡保障计划和全市教师补充医保计划的参保续保工作,形成多层级的保障体系。积极组织开展教育系统对口支援及合作交流,通过“组团式”帮扶持续赋能对口支援地区乡村振兴,引导教育系统各级工会立足大局,投入到东西协作、乡村振兴和消费帮扶工作中。关心慰问援外干部,助力援外干部在对口支援地区建功立业。与新疆、西藏自治区教育工会签订结对帮扶工作框架协议,筹划实施自治区高校(高职院校)优秀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开展职教联盟劳模工匠结对帮扶和关心关爱教职工活动。
关注、满足女教职工多元需求,引领教育系统妇女工作展现新动力。五年来获得全国荣誉的女性先进集体16个、先进个人22个,上海市荣誉的女性先进集体、个人共388个,持续做大上海教育女性人才“蓄水池”。
通过举办“母爱忘忧”第八届科学母爱论坛,征集“家庭教育特色项目”,开展“好家庭好家教好家风”案例故事征集活动及评选,深化家庭教育指导。全新升级妇女之家与妈咪小屋设施,截至2024年底,教育系统新建爱心妈咪小屋397家,申报创建三星级小屋82家,获四星级小屋137家,获五星级小屋104家。
文体事业呈现新气象
市教育工会聚焦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持续开展形式多样健康促进行动。依托上海健康科普专家库,邀请卫生健康等领域的高级专家,组建专家库,开展教职工健康促进的指导与服务。打造一批健康科普图文、音视频、讲座等专业资源,加强健康知识宣传普及。广泛依托工会文体协会、运动会、身心拓展活动等载体,推动教职工健康促进全员参与,已吸引上万人次。
成功举办上海市第九届教工运动会,依托赛事激发职工健身热潮。历时三年,全市十余万教职工参与赛事选拔,1.5万人次参加市级18个大项的比赛,推选产生了168名体育达人。全市近60所高校的校领导也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参与高校“校长杯”系列比赛。新增教工足球、篮球、排球、咖啡、影视5个协会,搭建更多交流展示的平台。近五年开展各类活动近百项,涵盖合唱展演、美术作品征集等文艺类活动和足球赛、龙舟赛、太极拳展演等体育类活动。上海教工代表队先后在全国教科文卫体工会系统职工乒乓球比赛和气排球比赛中获得团体第4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单项比赛中更是夺得乒乓球女子中年组冠军,实现重要突破。
致未来: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工会之力
新征程上,上海市教育工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关于妇女和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中国工会十八大和上海工会十五大部署,始终保持和增强工会工作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持续提高引领力、组织力和服务力,充分发挥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全市32万教职工听党话、跟党走,为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上海教育事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实现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贡献工会力量和智慧。
未来五年,围绕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重要部署、上海高等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两个先行先试”重点任务等,认真谋划好教育工会“十五五”发展规划,找准教育工会在“两个先行先试”的切入点、发力点、增长点,激励广大教职工创新创优。
弘扬教育家精神,弘扬三个精神,助力广大教职工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进程中贡献才智。打造教学竞赛、工匠培育、职业成长、评优展示等多样化平台与赛道,推动教学竞赛提质扩面,助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培育孵化工作,造就创新人才。以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100周年和上海市教育工会75周年为契机,推出多个“百系列”活动:举行百场劳模工匠事迹宣讲活动;拍摄展播百部好教师微电影;评选表彰百个“申教名匠”;培育建立百个学习型组织。
坚持以教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积极回应广大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围绕教职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教职工的意愿和呼声及时反映到改革政策制定中。
新一届上海市教育工会委员会将团结带领全市教职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开创教育工会工作新局面、推动上海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