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依然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冬季是结核病的高发季节。
肺结核是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大多由轻微渐重,病情逐步进展,且肺结核传染性最强是在其未被发现时。早期患者症状轻微,常不引起注意,而且进入冬季后,一些呼吸道疾病的病人开始增多,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感冒等的发病率增高。当人们冬季患肺结核并出现咳嗽、咳痰、发热时,有可能会被误认为“感冒”、“气管炎”等疾病而耽误诊治。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结核科李涛主任医师表示,一旦有肺结核有关症状如咳嗽、咳痰、发热两周没有缓解,应警惕结核并及时到医院就医,避免延误诊治。结核病是可治之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一旦被发现,就应该接受积极、有效的治疗,决不能拖延。同时患者家属要支持鼓励其遵医嘱规律服药,以及必要的隔离措施。
在有开放性肺结核病人的家庭中,与病人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应到专业医疗机构筛查,做胸部X线、查痰、结核感染检测试验等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感染结核菌或患结核病。有肺结核密切接触史的儿童、青少年,排除活动性结核病后,可预防性抗结核治疗,以减少发展为结核病的风险。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有效预防重症结核病。
5岁以下儿童抵抗力差,他们如果与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人密切接触,患活动性结核病的风险最高,且常发展为全身播散的结核病、重症结核病(比如结核性脑膜炎),如得不到及时的诊治,可危及生命或留下后遗症。对儿童来说,结核病防控重在预防与早发现早治疗,关键是接种卡介苗、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感染结核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最后,李涛医生还提醒,培养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是预防结核病的有效方法:不随地吐痰、咳嗽,房间经常通风换气,避免前往人流量密集的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等。在平时市民应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营养,不要熬夜,还要有适当的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