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强健的人心脏更好!走路时多做这个动作,身体更强壮,还能防痴呆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养生中国 发布时间:2022-02-25 16:32

摘要: 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

俗话说:“人老先从腿上老”,双腿作为人体重要的支撑结构,站立、行走、跳跃等活动都离不开它。


不过,如果您认为腿的作用只有这些,那就大错特错了!


腿是人体“第二个心脏”


对于人体来说,血液运行需要依赖动脉和静脉。


动脉运行,心脏推动作用最重要;对静脉来说,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是血流动力之一。


而我们腿部的静脉回流主要靠小腿肌肉收缩。


把小腿照顾好,就等于在身体下部加了一个“泵”,可助心脏一臂之力。


而且人的小腿上还分布着60多个穴位,足三阳经、足三阴经这六条重要经络也从小腿经过,是人体重要的交通要道,维护着气血的上行下行。


为何衰老起于腿?


人老后,腿部和大脑间指令的准确性和传导速度都有所下降,不像年轻时那么默契。


而且,从出生到离世,腿每时每刻都在工作,如果不注意保护,自然就“年久失修”了。



其实,腿部的衰老很早就可能表现出来,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就证明你该“练腿”了:


  • 腿脚不灵便了;

  • 干点活就腰酸腿疼;

  • 走路变慢;

  • 双腿一侧发凉;

  • 抽筋次数增多;

  • 肿胀;

  • 静脉曲张;

  • 髋膝关节疼痛。


腿疼要查4种病


1.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疼痛特点为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感觉麻木或疼痛。


2.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科):疼痛特点为关节部位肿胀、疼痛,痛处不固定,有时这个关节痛,有时另外一个关节痛。


3.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血管外科):多发生在三高患者身上,步行一段时间后感觉腿疼,需要休息才能缓解,步行后再次出现腿疼。


4.静脉曲张(血管外科):对于已经出现下肢静脉曲张的人来说,如果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可能是静脉血栓,要咨询血管外科。


大步走路,练腿又健脑


在所有的腿部锻炼中,走路是最简单易行的锻炼方法。


要知道,人在步行时会调动全身60%~70%的肌群,还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肌肉骨骼等多个系统支持和配合。


而日本东京都健康长寿医疗中心研究所协同研究员谷口优团队的一项研究发现:大步走路的人,身体更优秀!


01大脑更健康


大步行走能刺激脑与脚之间的神经传导,有助于活化大脑。


02增加肌肉力量


大步走路时,大腿、小腿肌肉及脊背部肌肉等小步走路时不太常用的肌肉能更加频繁使用,得到充分锻炼。


03提升心肺功能


相比小步走路,大步走路时运动强度更高,使血液循环更好,还可增加进入肺脏的空气量,使营养和氧气送到身体的每个角落。


04使血管有弹性


大步走增加了肌肉的收缩与伸展,可良性刺激血管,借此增加血管弹性。


05让心情变好


大步走路时,背部会自然挺直,视线也会自然抬高。这样的姿势改变能给人年轻有活力的印象,也会让心情变好,更加积极正向。


06跌倒风险低


步行能力是腰腿强度的体现,腰腿强健的人,走路步子更稳,平衡性也会更高,比较不容易跌倒。


步伐多大才是“大步”?


想达到健步走的养生效果,理想步幅≈身高×0.45,如160厘米身高的人合理步幅为72厘米左右。


不过,即使你目前的步幅没有达标,也不用焦虑,只要提醒自己步伐比现在大一点,多1~3公分都是种进步。


养腿4要点


除了锻炼,这4个护腿法也要记得:


  • 千万别让腿部受凉,平时常用热水泡泡脚,使气血能顺利到达人的上身,维持机体平衡;

  • 老年人要穿宽松的裤子和鞋,鞋跟2~3厘米;

  • 临睡前拿个小枕头垫垫腿,也能促进血液畅通;

  • 多晒太阳不仅有利于保暖,还可以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形成,避免双腿钙流失,有效预防骨质疏松。


责任编辑:谢静怡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健康关注】气温骤降,为中年的心...

【名医】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胸外科...

夏天过度运动有生命危险!一定要适...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