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长们是否常常有这样的困惑:有些孩子的牙齿表面有好多小黑点,但医生检查后却告知:这不是蛀牙。而有些孩子的牙齿看起来一点也不黑,医生却对他们说:你们需要补牙啦。那么,蛀牙到底是长什么样的呢?
其实,蛀牙有许多种表现形式,而不仅仅是“发黑”这么简单。在蛀牙初期时,牙面常常因菌斑的堆积而发生牙釉质“脱矿”,继而表现为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的斑块或线条,这时牙面仍然是完整而没有缺损的。由于这些脱矿的区域表面粗糙,所以食物中的色素和口腔中的细菌很容易沉积在上面。久而久之,这些区域的颜色会加深为黄褐色或深褐色,并伴有牙面的凹坑状缺损。此时如果不及时治疗,牙齿的缺损面积会越来越大,直到产生明显的蛀洞,甚至引起疼痛。这时,大部分人才会发现蛀牙的存在。所以,大部分蛀牙其实是不“发黑”的,只有当蛀牙的进程转入慢性期时,蛀洞才会呈现明显的黑色。
而当蛀牙发生在两颗牙相邻的牙面上时,在初期难以察觉,即使是医生也很难依靠肉眼观察到这个位置的牙面颜色变化,需要借助X线片来发现。到了蛀牙的中后期,可看到牙齿相邻的部位有些发灰,像墨汁浸染在宣纸上一样的表现。这样的颜色改变也是已经发生蛀牙的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当儿童乳牙发生急性龋时,颜色是和正常牙本质颜色类似的乳黄色,同时能看到牙面有明显的缺损。这提示蛀牙病变发展快,需要及时处理。
与恒牙龋病相比,乳牙龋病有以下特点:
发病早、患龋率高、疾病发展迅速、自觉症状不明显以及同时累积多个牙位的特点。
●乳牙龋病发病早,患龋率高。乳牙一经萌出就可患龋,我国儿童乳牙龋病患病率高峰在6~8岁,之后随着恒牙萌出,患龋率下降。近年来,儿童在哺乳期多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奶粉中含有大量的糖分,夜间喂养如不注意口腔清洁,就会导致龋齿高发。
●乳牙具有牙釉质薄,矿化程度低的特点,因此乳牙一旦患龋,龋病发展迅速。
●乳牙龋病可同时累及口内多颗患牙的多个牙面,龋损范围广泛。部分儿童甚至会出现全口乳牙龋坏的情况。下颌乳磨牙的患龋率最高占居首位,其次是上颌乳磨牙和上颌乳前牙,下颌乳前牙较少患龋。
●与恒牙相比,儿童乳牙龋病的自觉症状不明显,且进展较快,不易被家长发现,常常是出现牙髓病或根尖病时才来就诊,所以,儿童定期检查口腔十分必要,一方面可以进行口腔保健咨询,另一方面可以早期发现龋病,早期进行治疗。
“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因为乳牙要在我们口腔内5至10年,要为小朋友们服务,对小朋友的身体健康和发育相对也很重要,特别对有先天继承恒牙缺失的乳牙更要保护。
文/上海市徐汇区牙病防治所 预防儿童口腔科主任 苏红如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