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别胡乱“吃苦”!想要有效祛火,吃这4道菜,还有滋补效果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养生中国 发布时间:2022-07-12 12:20

摘要: 夏季想要有效祛火,更提倡用清补之法!

春燥过去,夏炎又起,由于夏季很容易出现“上火”的症状,因此,不少人认为夏季不宜“进补”,反而应该吃些“清火”之物。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人体需要“火”


中医认为,人体里本身是有“火”的,可称作生理之火。


生理之火是指阳气,它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可以帮助我们营养脏腑四肢百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火”。


病理之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上火”,它可能是由于自然界的“火”失去制约所致,也可能是由于人体内的“火”失去调节所引起。


平时,饮食失调、劳倦内伤均可致上火,外感六淫日久也会郁而化火。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生理之火转为病理之火呢?


显然,一味地清火是不对的。


明代《本草纲目》云:“思邈曰: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夏宜省苦增辛以养肺。”


这就是说,夏季心火当令,而苦味入心,若我们通过多食苦味食物的方法来“清心火”,虽然有降火之效果,但也会伐克肺金,并不利于健康。


因此,夏季我们更提倡用清补之法,来滋阴生津、清心防暑。


具体来说,就是要用甘润生津益气之药治疗阴虚气弱。


其用药的原则是清而不凉,以免阴阳俱伤;又要滋而不腻,以免妨碍脾胃的消化吸收。



药膳推荐


菌菇炒牛柳


材料:茶树菇、口蘑、金针菇等多种菌菇共100克,牛柳250克,青椒、红椒各20克,葱段、姜片、精盐、白糖、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将青椒、红椒切成片。菌菇洗净,加盐入沸水中煮熟,倒出沥水备用。将牛柳放油锅中滑散,倒出沥油备用。锅留少许底油,加姜片、葱段煸香后,加青椒片、红椒片、菌菇、牛柳,精盐、白糖适量,翻炒1分钟即成。


功效:补气健脾,强筋骨,降血脂,增强免疫力。


适用人群:适宜健康人群与亚健康人群,对于虚损消瘦、消渴、脾虚便溏、肢体浮肿、精神疲惫、四肢无力、气短懒言、腰腿酸痛等病症有调养作用,也适宜慢性疲劳综合征、贫血、病后及术后体虚、脂肪肝、血脂异常患者食用。疮毒、湿疹、瘙痒症者忌食。


水晶绿鱼丸


材料:菠菜250克,净青鱼肉500克,黑芝麻粉30克,精盐、油、湿淀粉、高汤各适量。


做法:将菠菜洗净,入沸水锅中焯10秒,捞出放入搅拌器中打成泥备用。把青鱼肉用粉碎机打成泥,加黑芝麻粉、精盐及少许油,顺一方向打至上劲,入冷水锅下黑芝麻鱼丸,中小火煮熟,备用。高汤烧开,加精盐及菠菜泥适量,勾芡,下鱼丸即成。


功效:补血明目、益肾补钙、健脾利水、抗疲劳。


适用人群:适宜有面黄无华、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脚软无力等症状者,也适宜缺铁性贫血、骨质疏松症、浮肿、慢性疲劳综合征等患者食用。结石患者不宜食,脾胃虚寒之人不宜多食。


麦冬基围虾


材料:麦冬30克,基围虾500克,精盐、八角、花椒、生姜片、葱段、麻油各适量。


做法:沸水锅内加精盐、八角、花椒、生姜、葱段、姜片,将基围虾放入烫20秒,捞出备用。在净锅中加水烧沸,放入浸泡过的麦冬,煮30分钟,放入基围虾浸泡,待水转凉后加保鲜膜,放冰箱冷藏2小时,取出装盘,淋上麻油即成。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清心,补肾壮阳,补钙壮骨。基围虾长于补肾固阳,对抗衰老、防缺钙有积极作用,为温性食物。它与凉性的麦冬相配,相互牵制,相辅相成。


适用人群:适宜肺胃阴虚引起的干燥症、心阴虚引起的失眠症等患者食用,可防止夏季口干舌燥、鼻咽干燥、心烦失眠等。风寒感冒者不宜多食。


荷香大蛏子


材料:大蛏子400克,荷叶半张,洋葱30克,葱花、香醋、精盐、蚝油、生抽、老抽各适量。


做法:将荷叶洗净,切碎,入锅煎煮30分钟,取浓缩汁50毫升。在净锅中加水烧沸,然后加入适量香醋,倒入蛏子,烫至蛏子张口,取出。洋葱切成丝。把荷叶浓缩汁与香醋、精盐、蚝油、生抽、老抽放入碗内拌匀制成调味汁。用小火烧热锅,洋葱丝垫在底层,放上蛏子,浇上调味汁,撒上葱花即成。


功效:清暑开胃,滋阴明目。


适用人群:适宜糖尿病、水肿、支气管炎、术后汗多、低热患者食用,可防治甲状腺瘤、淋巴结肿大、痔疮、带下、疰夏(即夏季因暑热耗伤正气,脾胃失于健运导致的倦怠、乏力、嗜卧、纳差等不适)、暑热症等。脾胃虚寒、腹泻腹痛、大便不成形者不宜食用。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夏季出汗分几种?无故出汗要小心,...

它是夏季必吃果,美容养颜益心脏,...

夏季警惕“空调病”!避暑也要讲究...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