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口干、眼干、皮肤干,可能是得了“干燥综合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生命时报 发布时间:2022-08-31 11:14

摘要: “秋季干燥”与“干燥综合征”有什么区别?注意这些要点,可以缓解干燥,平稳过秋天。

入秋后,一些人会被“干”困扰:一天到晚总喝水,老跑厕所,还是觉得口干舌燥、皮肤发痒、眼睛发干……


普通的“秋燥”通过皮肤保湿和饮食补水可以改善。而有一种特殊的“干燥”,就算疯狂补水也无济于事。



今天就教你辨别秋季干燥与干燥综合征的区别。


干燥综合征,自身免疫性疾病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泪腺和唾液腺等分泌腺、具有高度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女性较男性多见,发病年龄高峰在50-70岁。患者会出现口干、眼干症状,严重的还会出现吞咽困难、牙齿发黑脱落。这种疾病既不属于口腔科也不属于眼科,而是风湿免疫科疾病。



干燥综合征早期起病隐匿,严重时可能累及肺脏、肾脏、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因此,早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


1.血液系统


患者白细胞或血小板会减少,血小板低下严重者可伴出血现象。


2.神经系统


以周围神经损害多见,可致骨、关节、肌肉病变,部分患者会出现手麻、脚麻的症状,甚至发生关节的肿胀疼痛。


3.肾脏


30%-50%的干燥综合征患者有肾损害,主要累及远端肾小管,表现为低钾血症、肾小管酸中毒等肾脏疾病,严重者会出现钙化、肾结石等问题。


4.消化系统


胃肠道会因其黏膜层外分泌腺体病变,而出现萎缩性胃炎、胃酸减少、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


5.肺及呼吸系统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患者轻则出现呼吸道干燥、干咳,严重者可出现气短、肺心病、心包积液及肺间质纤维化。


干燥综合征vs秋季干燥


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口干、眼干都不太注意,认为是秋季干燥或者上火,出现龋齿也以为是口腔病。事实上,嘴巴干不一定是秋燥,眼睛干也不一定是对着电脑时间长了。



如何诊断干燥综合征?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眼干、口干。


1.眼部症状


是否每日感到不能忍受的眼干,持续3个月以上?是否反复有眼部磨砂感?是否使用人工泪液每日大于3次?


2.口腔症状


是否每日感到口干,持续3个月以上?成年后是否有反复或持续的唾液腺肿大?吞咽干食是否需要液体送服?


以上问题至少有一个回答肯定,就说明有眼干、口干症状。


此时需要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完善检查,同时就诊口腔科及眼科做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有无干燥综合征可能。=


这样缓解干燥,平稳过秋天


由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没有明确病因,所以暂时没有明确的预防方法,也没有治愈办法,患者能做到的就是当发现疑似症状时及时去医院就诊。


要提醒的是,类似干燥综合征的某些症状可能是其他疾病所致,例如关节炎或关节痛的症状,有时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引起;消化不良可能只是单纯的肠胃不适,不必过分忧虑。


但当患者被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后,同时出现口干、眼干症状时,才建议考虑是否为干燥综合征。


对于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怎样安稳度过秋季呢?


1.控制原发病,及时就诊


出现上述症状者,最重要的是及时到正规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接受全面检查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累及肺、肾等重要脏器。只有控制住原发病,才能更好地缓解目前不良状况。另外,如果患者服用降压药、抗心律不齐药、抗抑郁药等也会出现口眼干燥,就诊时要告知医生,方便医生做出正确判断。


2.加强滋润度,呵护皮肤


对干燥综合征患者来说,如果皮肤过于干燥,需加强滋润度。一般在洁面、洗澡后,患者可以使用润肤露进行皮肤滋润,锁住水分的同时,降低皮肤敏感性。另外,不要频繁洗澡,洗澡时间也不宜过长,还要控制水温,这样有助于减少对皮肤表面油脂层的损害。


3.改变生活习惯,保湿口腔


患者应减少吸烟、喝酒,降低对口腔的伤害;多吃水果蔬菜、多喝水;多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多使用含氟的漱口液漱口,以降低感染风险。


4.使用人工泪液,滋润眼睛


很多干燥症患者会出现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燥症状、减少眼角膜的损伤,并可有效防止出现眼部并发症。


5.适度锻炼,保护关节


加强身体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但不能进行剧烈运动,可以进行太极拳、慢跑、走路等舒缓运动。日常生活中,出现关节僵硬、疼痛、肿大变形、活动受限,最好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排查关节疾病,提防免疫系统疾病。最后提醒大家,若出现身体系统性损害的疾病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要及早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以免病情越来越严重。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秋天的第一桶奶茶”,续命还是要...

秋天嘴唇起皮?教你几招!

【一周天气】秋高气爽,“多云+干...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