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科普】远离结核病威胁,积极防治是关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胡洋 发布时间:2023-04-03 12:21

摘要: 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如身边有阳性人群,但自身又是高危因素者要注意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及时就诊。

华老栓是一家茶馆的老板,他唯一的儿子华小栓患有肺痨,久治不愈。听人说要用蘸了人血的馒头吃下去才能痊愈,华老栓花钱买通了官府的刽子手康大叔,求他帮忙,但人血馒头终究未治好华小栓的肺痨。这是鲁迅小说《药》中的核心情节。所谓“肺痨”,即我们现在所说的肺结核,在那个年代堪称绝症。很多人认为肺结核是以前的流行病,现在并不常见,事实上,进入新世纪,肺结核并没有绝迹。


不可忽视的结核病


结核病又被称为“白色瘟疫”,可见其危害性之大。据统计,结核病是全球仅次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第二大致死性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2022年全球结核病报告》中显示,2021年全世界有新发结核患者1060万例,其中成年女性患者有340万,儿童感染结核病有120万。特别是在2020-2021年新冠流行期间,结核发病率(每年每10万人口新发病例数)还上升了3.6%,并且今年的结核病新发病例还可能会有更高幅度的上升。


结核病不仅传染性强,其致死率也较高,每年约有160万人死于结核病,但接受治疗的患者却仅有36%。可以预见,人们防护意识薄弱以及许多未接受治疗的病患等因素,将会导致更多新发病例的产生。


肺结核的传染途径


结核病的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传播方式多样,如飞沫传播、消化道传播、直接接种、母婴传播等。其中呼吸道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唱歌或大声说话时,会将含有大量结核菌的唾液飞沫喷出,大的飞沫颗粒很快落到地面,而一些小的飞沫核悬浮在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就有可能被感染,部分人喜欢随地吐痰的坏习惯实际上就给结核菌传播创造了条件。此外,接触污染的食物器皿也可能造成病菌感染。


所有人均对结核菌易感,但并非所有接触者都容易发病,其发病与否取决于吸入的结核菌数量、菌株毒力以及自身抵抗力。易发病人群包括幼儿、学生、老人、营养不良人群、尘肺病人、糖尿病患者,以及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我国,通常将与阳性肺结核患者在其确诊前3个月至开始抗结核治疗后14天内有过直接接触的家庭成员、同事、同学等归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


“密接”该如何应对


如果被归为结核病的密切接触者,首先要到结核门诊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及检验,如果确诊则需要专科专治,同时上报单位以便排查其他密接者有无感染。排除结核感染后,应注意家庭通风消毒。对于有感染成员需居家者,应尽量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和交谈,与家人分开居住,平时佩戴口罩,咳嗽时掩口鼻,同时注意咳痰卫生。共同生活人员需注意餐具分开并将餐具、衣物等消毒,同时叮嘱患者开窗通风,并督促其规律服药。此外,确诊后一定要调整好心态,目前结核病是可治愈的疾病,只要积极配合,坚持规律用药并完成规定化疗疗程, 95%以上患者可以治愈,所以不应讳疾忌医,更不用丧失信心。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戒掉不良生活习惯,做到饮食均衡、劳逸结合、适度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对于一些肿瘤、慢性病人群,也可以服用增强免疫力药物来提高免疫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即针对近期感染者或者潜伏感染高危人群开展基于抗结核药物或者生物制剂的预防性干预。这种干预方式可以降低60%至90%的发病几率。建议以下这些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进行药物预防:与涂片阳性肺结核有密切接触的,未接种卡介苗,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5mm的5岁以下儿童;儿童、青少年结核菌素试验硬结平均直径≥15mm或呈强阳性者;排除活动结核的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及其他患免疫性疾病、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其他免疫制剂治疗大于1个月的患者。具体如何用药需专业人士评估并制定治疗方案。


总之,结核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如身边有阳性人群,但自身又是高危因素者要注意密切观察自身症状,如出现咳嗽2周以上,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伴随痰中带血、乏力、发热、盗汗等情况,请及时就诊治疗。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胡洋


责任编辑:饶茗柯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5种常见春季传染病,归笼的神兽需...

结核病患者消耗大,补充营养非常重...

都是不停咳嗽,怎么区分肺炎和肺结...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