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聊科普】机器人加胃镜打出治疗组合拳,精准打击胃癌,保命又保胃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黄华 发布时间:2023-07-10 12:49

摘要: 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协作团队开展创新型诊疗工作更好地为胃癌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策略。

孙小姐是一位33岁的年轻妈妈,在一段时间内总是觉得自己胃部不适,到医院一查发现自己患有早期胃癌。尽管是早期,但是她胃癌长的位置可不太“友好”:长在了胃体,通俗地讲就是胃的中间部位,而且还是高度恶性的印戒细胞癌。


孙小姐在多家医院就诊,专家大多持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为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切除肿瘤,好处是可以保住胃,但是胃周围的淋巴结无论有没有转移都处理不了。如果把人的胃比做房子,胃壁就是房子的墙壁,淋巴结就是墙外面的爬山虎。现在墙壁上的病变铲除了,墙外面的爬山虎怎么办?这始终是孙小姐的一块心病。第二种意见是直接开刀做手术,好处是肿瘤和淋巴结一起清除,但是需要切除全胃,手术后就没有胃了。这可把她愁坏了,虽说是胃癌,但是早期治好了存活期有几十年,年纪轻轻胃没了,后面几十年吃东西也就“无滋无味”了。


寻找两全解决之法


忧心忡忡的孙小姐慕名来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就诊,想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胃外科团队仔细分析了孙小姐的病情,确认孙小姐的临床T分期确实尚属早期,是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的绝对适应征。因此,团队立即和院内镜科专家刘建强会商,共同为孙小姐制定了两全其美的治疗方案。先由刘建强为孙小姐行内镜下粘膜剥离术完整切除胃的早癌病灶,然后帮患者在病灶周围注射一种荧光示踪剂吲哚菁绿,使病灶周围区域的淋巴结显影,再利用最先进的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实行精准淋巴结清扫。


2021年12月,孙小姐在全身麻醉下,首先由内镜专家通过内镜完整切除早期胃癌组织,内镜下切除非常顺利,手术仅耗时30分钟。


2022年1月14日,胃外科三位医生组成外科手术团队,通过荧光显影淋巴结示踪实施机器人下精准微创手术。在确保对胃无损伤的前提下、彻底清扫该患者胃周“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结群,手术耗时不足一小时。


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孙小姐术后恢复良好当天下床行走,第二天即可进流质饮食。术后病理提示:共清扫淋巴结39枚,均未见癌转移。病理分期为pT1N0,属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胃癌。


手术中使用的达芬奇机器人是精准的高级腹腔镜系统,其三维视觉可放大10倍~15倍,使手术精确度大大增加。该手术机器人还能增加视野角度,机器人“内腕”较腹腔镜更为灵活且避免了人手部的颤动。通过内镜下粘膜剥离术病灶铲除,吲哚菁绿的精确示踪,使所有可疑的转移淋巴结无处藏身,机器人实施精准淋巴结清扫,一系列的组合拳对肿瘤及其周围淋巴结精准打击,让孙小姐既保住了命,又保住了胃。一直愁眉不展的她,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下了,放心地回家过年了。


近几年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癌多学科协作(MDT)团队,开创机器人胃癌手术、原发灶切除加精准淋巴结清扫、保胃保功能手术等一系列创新型诊疗工作,可以更好地为胃癌患者量身定制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体化治疗策略。


本文作者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外科主任医师黄华。


责任编辑:杨佳滢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特色医疗】华山感染:做老百姓能...

今天是国际护胃日,戒掉这些伤胃的...

这种“生发神器”会有“狂脱期”?...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