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前沿】多学科诊疗团队打造坚实保护圈,卵巢癌治疗迈入全程管理时代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诸海燕、方佳伟 发布时间:2023-07-21 10:44

摘要: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卵巢癌多学科诊疗团队创新建立多模态多学组的精准评估方法,利用多中心研究,打破卵巢癌诊治的困局。

卵巢癌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以往临床上有3个70%来形容卵巢癌:约70%的患者一旦发现就是晚期,70%的晚期患者会复发,70%的晚期患者生存期不超过5年。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创新治疗手段和治疗方案的应用,卵巢癌治疗已经迈入全程化管理时代,越来越多的卵巢癌患者能够科学规范抗癌延长生命,甚至跨越五年生存期。


由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王育带领的卵巢癌多学科诊疗团队,致力于构筑卵巢癌全程管理的闭环,构建标准化、规范化诊疗体系,帮助患者对抗卵巢癌,并已取得不少显著成果。她领衔的项目《转移性卵巢癌关键诊疗技术和策略的创新及机制研究》荣获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相关诊疗技术和策略使得单中心卵巢癌患者五年生存率高于国际报道平均水平,成果推广至全国多家医院,近万名卵巢癌患者从中获益。


大数据帮助精准诊断


长期以来,卵巢癌诊疗的最大困难便是难以早期诊断发现。


王育团队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新建立了多模态多学组的精准评估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卵巢癌患者进行精准评估,科学规划最佳治疗方案并对预后进行判断。利用“领雁计划”多中心研究的优势,充分融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逐步搭建出令人满意的卵巢癌早筛平台,从根本上打破卵巢癌诊治的困局。


提高晚期患者生存率


一直以来,由于卵巢癌发现即晚期的现实,手术医生常常会面临如何选择手术方案的难题。满意的减瘤术(R0)是影响患者术后的最关键的因素。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满意减瘤手术的重要性,但是既往能完成R0手术的不足50%。卵巢癌手术特别是晚期卵巢癌手术往往涉及多个器官,患者本身的基础情况较差,癌灶侵犯范围广泛,临床医生经常用“上天入地”来形容卵巢癌的手术范围。在王育卵巢癌团队的努力和多学科诊疗(MDT)团队密切配合下,单中心手术R0率达到65%。这离不开MDT团队的支持,也离不开手术团队的不断创新和对于规范化、标准化的执着追求。


智慧医疗助力管理


全程治疗是卵巢癌治疗的最佳模式,卵巢癌患者在完成初次治疗后(手术+化疗),其中的晚期患者大多出院后需要进行为期2年的维持治疗。传统的让患者有问题找医生看诊的模式,会令患者感到不便,很多患者会失访,不少复发患者失去了最佳治疗窗口。


日前,王育团队打造了基于“互联网+”的患者随访系统,形成了一人一档的病案管理模式,专人专管,通过互联网的实时性,充分与患者互动沟通,帮助患者解决诸多问题,也将肿瘤相关知识科普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个体化、精准化地推给有需要的患者。


基因检测意义重大


随着精准医学和靶向治疗的发展,在卵巢癌诊疗方面,基因检测的作用日渐突出。使用PARPi可以使两种DNA损伤修复途径均出现障碍,进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发挥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即所谓的“合成致死”作用机制。基于基因检测结果筛选PARPi最佳获益人群,用于维持治疗,已经被证实能显著提高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


医患同心,共同阻击“妇癌之王”。王育领衔的卵巢癌团队,正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延展对于卵巢癌真实世界的研究版图,寻找更多的能对卵巢癌患者有益的诊疗方法,期待用标准化、规范化为卵巢癌患者构筑一个坚实的“保护圈”。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