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日夜间,内蒙古呼和浩特出现了雷雨天气,一些医院急诊病人突然猛增,其中很多都是哮喘患者。据医生介绍,这是由于这个季节的花粉浓度较高,在出现雷雨天气后,所引发的“雷暴哮喘”。这是一种过敏病症,有哮喘和鼻炎病史的人群较为容易发作,具体要看个人的免疫能力,并非传染疾病。
最近,一条名为“雷暴哮喘”的词条上了微博热搜。雷雨天真的容易出现哮喘症状吗?
什么是“雷暴哮喘”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副主任王继春介绍,“雷暴哮喘”是支气管哮喘的特殊类型,指在雷雨天气中或紧随其后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或加重,可表现为局部地区哮喘的大规模暴发,症状轻至重度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9月2日晚,内蒙古医院的门诊人满为患。
几乎所有的“雷暴哮喘”均发生在花粉高峰季节内,具有传播广、病症重、发展快的特点。雷暴天气不仅会导致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发作,也会导致普通人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哮喘症状。
最早关于“雷暴哮喘”的报道来自1983年英国伯明翰,最严重的“雷暴哮喘”发生在2016年的墨尔本,共导致8500多人急诊或住院,8人死亡。
为什么出现“雷暴哮喘”
“雷暴哮喘”的发生,主要满足三个条件:(1)有雷雨天气过程;(2)有较高的花粉浓度;(3)患者有过敏体质。当花粉浓度较高时,它会随着上升气流进入到云层中。当遇到雷雨天气,雷电和水汽会将大的花粉变成小的花粉颗粒。接下来,降雨会将花粉颗粒重新带回地面,导致地面的花粉浓度进一步增强。同时,较小的花粉颗粒更容易进入人体的呼吸道,过敏体质人群便会出现咳嗽、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的症状。
雷暴天气时,花粉轨迹示意图。
据了解,季节性花粉过敏引起的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雷暴哮喘”最敏感的危险因素。“雷暴哮喘”患者中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高达60%至99%,其中70%表现为中到重度过敏性鼻炎。
如何预防“雷暴哮喘”
首先,过敏患者需关注天气预报,雷雨天气尽量关闭门窗,待在室内。一些地区的气象部门也会发布花粉浓度预报或“花粉过敏指数”,大家要留意查看。
当花粉浓度高时,过敏患者需在雨后及时洗澡和更换衣物。雷雨后即使阳光普照,过敏患者也应待在室内一段时间,因为雨水蒸发会把大量被雷电击碎的小小花粉颗粒带回到近地面空气中。
雨后出门时,过敏患者仍需佩戴好口罩。当户外归来时,过敏患者可以用盐水或清水冲洗鼻腔及面部。有条件的话,家中可以使用空气净化器。
9月3日,呼和浩特市花粉浓度报告。
其次,年轻人或者没有基础性疾病的哮喘患者,如果在雷雨天气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可参照说明书或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治疗过敏的氯雷他定或者西替利嗪,以及治疗哮喘的信必可都保这类药物。如果症状不能缓解或者已经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请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最后,患者应积极治疗花粉过敏,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生。专家建议,应接受预防性花粉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形成对花粉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实现“脱敏”。此外,在花粉多的雷雨季节里,应尽量减少与花粉接触,预防性地使用抗过敏药物,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