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规范处理儿童发热,不必闻“热”变色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沈国妹,周利军,王佳丽 发布时间:2023-09-15 11:13

摘要: 如何处理儿童发热,合理使用解热镇痛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理了发热门急诊热点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一旦受到各种病原体、细菌的侵害,最常见的就是以发热形式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如何评估发热、何时及如何正确使用解热镇痛药物是儿科医师、护理人员以及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为了规范处理儿童发热,合理使用解热镇痛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整理了发热门急诊热点问题。


体温多少是发热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在日常生活中通常采用腋温超过37.5℃或肛温超过38℃定义为发热。临床上根据体温高低(以腋温为准)将发热分为4类:37.5℃至38.0℃为低热,38.1℃至38.9℃为中度发热,39.0℃至40.9℃为高热,大于等于41℃为超高热。


发热后需要多久测一次体温


孩子需要多久测一次体温并无统一的规定。一般根据病情的轻重、体温的高低和变化判定多长时间给孩子测一次体温。通常高热时半小时至一小时需要测一次体温,过于频繁的测温会影响孩子的休息。测量体温后需做好记录,便于掌握病情,供医师参考。


发热儿童如何判断病情轻重


判断发热儿童病情的轻重,首先应进行常规评估,包括测量并记录体温、呼吸频率、心率及末梢循环情况,不能单纯以体温高低和发热持续时间的长短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发热儿童服用退热药后,需评估其疗效,因为严重疾病时的发热对解热镇痛药的反应相对较差。


何时需要使用解热镇痛药


2月龄以上的儿童体温大于等于38.2℃伴明显不适时,可采用药物退热;2月龄以上儿童发热时推荐对乙酰氨基酚;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热;2月龄以下儿童发热禁用任何解热镇痛药;不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联合使用或交替使用。如果孩子有基础疾病或者肝、肾功能异常的情况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或询问医生。


物理降温怎么做


采用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或适当时间的温水浴,或减少穿着的衣物,均可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退热贴、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也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医学前沿】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规...

小孩抵抗力弱,发热怎么办

都是不停咳嗽,怎么区分肺炎和肺结...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