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被催眠后眼睛无神”?真有这么神奇吗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3-12-30 21:10

摘要: 一则“男生被教授催眠后眼睛无神”的视频引发热议,真的有催眠术吗?被催眠是种怎样的体验?

近日,一则“男生被教授催眠后眼睛无神”的视频引发热议。



视频中,一位男同学在接受催眠后,表现出眼睛无神,听人指挥的状态,身体僵硬到能承受一个人重量。


真的有催眠术吗?

被催眠是种怎样的体验?



催眠中的“人桥”现象


近日,武汉理工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现场演示“催眠”。一位男同学在接受催眠后,表现出眼睛无神,听人指挥的状态,身体僵硬到能承受一个人重量。拍摄者表示,“催眠”不是表演,而是一种心理暗示。


图:视觉中国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睡眠医学科副主任范滕滕介绍,催眠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式,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心理反应等疾病。在实际治疗中,催眠需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催眠治疗师实施,首先要对患者使用斯坦福催眠易感性量表进行评估,看是否适合催眠治疗,并且整个治疗过程需要在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范滕滕表示,从视频中被催眠者的躯体状态和眼神变化表现来看,可能是催眠中的“人桥”现象,属于深度催眠状态引导的木僵现象,即高度的精神运动性抑制状态。据了解,在国内的催眠表演中,人桥是最常见的表演项目之一。


范滕滕指出,被催眠后的表现因人而异,并不是所有被催眠的人都会出现人桥现象。被催眠者与催眠治疗师的关系是否相互信任是影响催眠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建议抱着好奇心态尝试催眠


范滕滕介绍,催眠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目前,催眠的应用方向包括心理治疗、催眠表演和科学研究及应用。


他提醒,现实中一些人抱着好奇的心态尝试催眠,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他提到,尤其是不建议对催眠治疗有抵触情绪或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治疗。例如精神分裂症,在患者急性发病期有很多的幻觉症状和妄想症状,这种情况不建议做催眠治疗。


他指出,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对于周围环境的注意力其实是下降的,但对于催眠师暗示的感受性会增强。如果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暗示作用向被催眠者引入一些负性的催眠内容,例如亲人去世或者创伤后的场景等,就有可能加重原来的精神心理症状。


“催眠的深度越深对于治疗效果越好,这是一个误区。深度催眠在临床上应用并不多,很多情况下,轻度催眠就能获得治疗效果”,范滕滕强调,虽然从外表上观察处于催眠状态的人好像在睡觉,但其实催眠和睡眠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正常人在睡眠状态下对外界的感知能力下降,而处于催眠状态的人则不然,其意识并没有完全消失,可以表达出自己在催眠过程中的体验,并可接受催眠师的指令。其次,从客观的生物学监测结果来看,通过多导睡眠监测,睡眠过程中脑电变化与催眠状态的脑电特征也存在显著差异。



催眠真的那么魔幻吗?

这些误解要避免


误解1: 被深度催眠的人会“盲目顺从”


实际上,处在催眠状态的人,并不会失去对自身行为的控制。


(图源:河南师范大学)


催眠只会让你更容易接受某些体验,但不会强迫你拥有这些体验。


误解2:被催眠时会失去知觉或失忆


其实,大多数人都会记得催眠期间发生的一切。你仍然知道你是谁,你在哪里,并记得催眠过程中发生的事情。


误解3: 催眠后会被困住出不来


催眠时,身体是由被催眠者控制的,你可以自己选择开始或结束催眠。


因此,陷入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中无法自拔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催眠的本质是让人进入潜意识状态,这种潜意识状态,实际上是通过催眠师的不断暗示所构建。


在这个状态里,被催眠者的自我意识会变得相对模糊,同时,他的脑海里会浮现出催眠师所描绘的画面。


(图源:广西妇幼保健院)


催眠医生正是利用这个特点,在催眠状态下转变心理病患固有的不当观念,从而治疗病变。


而一些所谓的“大师”,也正是利用类似催眠术的方法,从而达到精神控制的目的。


让我们一起建立科学的认识,正确看待“催眠”这一治疗手段。


责任编辑:朱红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