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如何早期识别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余璐,岳玲 发布时间:2024-01-26 11:55

摘要: 对于早发型阿尔兹海默病,需秉持“三早”原则,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老年痴呆只发生在60岁以上老人身上吗?答案是否定的。2023年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发布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需求洞察报告》中指出,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以老年人群为主,但呈现年轻化的增长趋势,在首次确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中,年龄在60至79岁之间的人群占比最高,为62.1%。


但值得注意的是,60岁以下的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患者在本次调查中占到了21.3%,相比国际上报道的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占比5%-10%更多,表明阿尔茨海默病在我国发病越来越年轻化,60岁以下人群应提早关注和防范。由于这类罹患人群尚处工作年龄,需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并强化全人群健康教育,加强疾病预防、早期筛查和诊断。


对于该疾病需秉持“三早”原则: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那么如何提高警惕早期发现呢?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具有一些典型症状,例如记忆下降、空间时间定位能力下降、性情变化等。如果家人经常出现以下几句口头禅,就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你刚刚说了什么?我忘了。”阿尔茨海默病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记忆力减退,患者经常忘记最近发生的事情,还会出现经常重复已经问过的问题、忘记答案等现象。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出现这些症状的时间更早,次数更频繁。


“这个东西我不会用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容易出现忘记如何去超市、餐馆或工作场所,喜欢遵循熟悉的游戏规则,做一些简单的饭菜等情况。还会出现难以完成日常任务的情况,例如患者面对已经使用多年的手机,突然有一天说:“这个东西我不会用了。”


“我为什么在这里?”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容易出现地点和时间的混乱,对不太熟悉的地方感到困惑,不能分辨季节、月份或某一天中的时间。随着阿尔茨海默症病情的加重,患者对熟悉的地方也可能会感到困惑,还会疑惑自己如何到达某个地方,并开始徘徊、迷路。


“我的东西去哪了,是不是被谁拿走了?”多数人在丢失物品后,能通过搜索逻辑位置和回溯步骤找回丢失物品,但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丢失物品后,无法通过回溯步骤来找到丢失的物品,甚至会性情大变,怀疑身边有人故意偷走或者想加害于他/她。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漫长的告别,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的人群,他们这场与记忆的告别来得早,来得残酷,甚至有些猝不及防。但这场记忆保卫战永不太早,永不言迟。若不幸患上了也不要惊慌,家人的温暖陪伴是照亮他们前行的点点星光,尽管记忆被迫停滞,爱却可以永不止息。


对于老年期出现记忆下降,“600号”专家建议: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务必把握住治疗的“黄金窗口期”。如果是阿尔茨海默病,那就结合科学手段全方面延缓记忆橡皮擦的速度;当然也很有可能是“想多了”,那我们就治疗焦虑、改善睡眠,调整情绪,更好地生活。千万不要自怨自艾,听之任之,否则“没病也会想出病”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希望每一位老人都能优雅地老去。


责任编辑:朱姗姗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职工健康】进行心理压力调适,需...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