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骆艳丽:做一名有温度的精神科医生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勍 发布时间:2024-09-02 10:45

摘要: 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骆艳丽作为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者,她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骆艳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理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荣获“2023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骆艳丽是探索精神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者,是开创心理医学科并发展为博士点的三甲医院导师,更是一名有温度的精神科医生。多年来,她深耕精神医学和心理学领域,在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焦虑障碍、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方面开展基础研究,率先从国外引进人际心理治疗技术并积极推广,为广大患者带来希望。


从0到1创建仁济心理医学科


仁济医院是一个有着180年悠久历史的三甲医院,它始建于1844年,是上海开埠后的第一家西医医院,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


2016年10月,骆艳丽来到仁济医院,创建了心理医学科,经历了从0到1的过程,其间的困难和艰辛可想而知。但是骆艳丽心怀感恩,她认为,有机会能在仁济的平台上成长发展是一件幸运的事。在医院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心理医学科拥有了独立的心理治疗室、心理评估室和康复治疗室,能够开展人际心理治疗、认知心理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等,并辅以生物反馈治疗、脑反射治疗等基于仪器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骆艳丽始终扎根在临床一线,先后在专科医院(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综合医院(同济医院)从事心理医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长达20年左右,因此对重性和轻性的精神障碍或心理问题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同时,她又身兼多个学术职务,包括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副会长等,在推动学术交流、培养专业人才、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她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同行的尊重,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骆艳丽(右一)主持第五届长三角精神医学发展论坛。


“多维干预模式”理念破解抑郁症


骆艳丽一直提倡“多维干预模式”的治疗理念,强调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心理康复治疗(包括生物反馈、脑反射等仪器治疗),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对于抑郁症、焦虑症、睡眠障碍和躯体症状障碍,她更有着独到的治疗经验,可以快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并有效预防复发。


曾经有位女大学生,因为学业压力以及和妈妈的冲突,情绪低落,有时头痛欲裂,生不如死,吃了抗抑郁药后副作用严重,导致她对治疗一度丧失了信心,几次自杀未遂。她来到骆艳丽门诊后,通过调整药物,并结合心理治疗,情绪逐渐好转,已经顺利工作,和男友的关系也较为稳定。她说:“骆医生不仅治好了我的抑郁症,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挫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现在什么都不怕了!”


2017年,在机缘巧合下,骆艳丽了解到一种新的治疗技术——人际心理治疗(IPT)。这是一种和大家所熟知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的治疗技术,它主要关注人际关系问题对情绪的影响。自此之后,骆艳丽连续多年邀请国际IPT专家来华开展培训,培养了数百名IPT取向的心理咨询师,让更多人了解IPT、实践IPT,从中获益。


探索心理疾病的生物学病因


骆艳丽认为,医生不仅要会看病,还要会做研究。她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是应激所致痛觉过敏(SIH)在躯体症状障碍中的作用。躯体症状障碍是临床中非常常见并且呈逐年增加趋势的一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躯体一种或多种不适症状,相关检查虽然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但患者非常痛苦,他们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到各家医院或各个科室就诊检查(俗称:doctor-shopping逛医行为),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这种疾病背后的心理机制是“躯体化”,即心理因素转变为躯体症状,所谓“痛在身、病在心”,因此抗抑郁药往往对这些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探索这种疾病的生物学病因非常困难,骆艳丽团队经过多年探索,确定了稳定的动物模型,并发现了与该病的发生密切相关的神经环路异常,为探索这一疾病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她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学科的发展,更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


骆艳丽在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


把“医生的知识”转化为“老百姓的常识”


早在2014年,骆艳丽就开启了科普之路。她组织拍摄了科普短视频系列,在网络媒体上播出后,点击量高达数十万。


来仁济后,她带领团队创作了多种形式的科普作品,包括微电影、动画片、科普相声、舞台剧等,不仅荣获了数十个奖项,还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播出,受到大众和专业人士的认可。不少大学老师还在课堂上播放这些科普作品,让学生得以更形象生动地掌握专业知识。


骆艳丽一直致力于把“医生的知识”转化为“老百姓的常识”,不仅治病救人,还防病助人,希望帮助老百姓成为自己心理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她承担并完成了2项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并荣获上海市卫健委“第一轮上海市健康科普人才能力提升专项”。


骆艳丽的科普影响力近年来不断提升,作为上海市医学会精神医学专科分会和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的副主委、副会长,她承担起科普推广工作。在她的大力推动下,连续成功举办了四届精神心理医学科普作品大赛,每年参赛作品数百部,获奖作品在年会开幕式上获得颁奖。她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以生动、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的医学知识传递给公众,提高了大众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黄凌燕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023年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上...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