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如果您的身体器官要评选“最佳仓储管理员”,肝脏绝对是大热门——它勤勤恳恳,默默储存着各种对身体有益的物资。但有一天,肝脏突然发现自己成了“脂肪”的专属仓库,而且这些不请自来的“房客”还赖着不走!这下,它可急坏了,开始四处求助,希望能够找回自己的清爽和轻盈。
脂肪肝,学名叫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etabolicassociatedfattyliverdisease,MAFLD),曾用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rdisease,NAFLD),是一种排除酒精和其他疾病引起,仅仅由于过多的脂肪在肝脏堆积所致的肝脏疾病。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因为某些原因,被脂肪给“攻陷”了。脂肪肝的全球患病率高达25%,在我国约有30%的成人患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在老年人中比例更是高达40%,脂肪肝已经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大肝脏疾病。
肝脏,这个人体里的“化工厂”,不仅负责处理我们体内的“垃圾”,还是个“脂肪处理专家”。它就像是一个高效的物流中心,负责将货物(脂肪)分发到各个目的地(细胞)。但有时由于各种原因,比如过度“购物”(摄入高脂肪食物)或“运输公司”出了问题(新陈代谢紊乱),这些货物就会堆积在物流中心,导致肝脏变成了一个“脂肪仓库”。
当肝脏内的脂肪逐渐增多时,它就会变得越来越像一块滑溜溜的“肥皂”。正常情况下,肝脏内脂肪的含量只占肝重量的3%至4%,这是正常“库存”。但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那么肝脏就变成了一个“小型仓库”,也就是轻度脂肪肝;超过10%,就变成了“中型仓库”(中度脂肪肝);超过25%,则变成了一个“大型仓库”(重度脂肪肝)。
很多人做完B超后发现自己得了脂肪肝,反应往往很淡定,他们常常认为这只是因为自己生活太好。所以,解决的方法似乎很简单:少吃点肉,多跳跳绳,脂肪肝就会像夏天的雪一样消失,不是吗?
有些人得知自己有脂肪肝后,不仅不担忧,反而有点得意。他们会觉得:“看,我有脂肪肝,说明我生活过得不错啊!”
其实,脂肪肝的危害不仅仅局限于肝脏,常会累及全身,并不单单是一种亚健康的状态。那么,如何才能诊断脂肪肝呢?
我们先要了解哪些是脂肪肝的高危人群:超声发现有脂肪肝或肝脂肪浸润;不明原因的肝功能异常;肥胖症、肌少症、高胆固醇血症、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病、高尿酸血症。
脂肪肝的诊断标准是基于肝细胞脂肪变性的肝活检病理、影像学及血液指标证据,同时合并以下三项条件之一:超重/肥胖、Ⅱ型糖尿病、代谢功能障碍。规定存在至少两项代谢异常风险因素者为代谢功能障碍。其中推荐目前广泛使用的B超作为诊断肝脂肪变的首选方法,而CT或MRI可用于诊断中度和重度肝脂肪变性。
最后,如何才能防治脂肪肝呢?
控制饮食,降低体重
脂肪肝通常是由脂肪堆积引起的。脂肪摄入过多是由于饮食不规律、饮酒等原因造成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避开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同时严格控制动物脂肪和糖类的摄入。通常体重75kg以下的女性每天饮食摄入热量为1000-1200千卡,男性和体重75kg以上的女性饮食摄入热量为1200-1600千卡。
戒除饮酒
酒精是导致脂肪肝的“幕后黑手”之一。肝脏原本是一个快乐的“音乐厅”,而酒精就像是一群不请自来的摇滚乐队,长期占据舞台,导致正常的“演出”(肝脏功能)无法进行。长期饮酒会让大量的“不速之客”(甘油三酯)积聚在肝脏中,逐渐形成脂肪肝。这就像是音乐厅里挤满了疯狂的粉丝,让整个场所变得混乱不堪。而如果你已经得了脂肪肝还继续喝酒,那简直就是在这个混乱的音乐厅里再放一把火!这不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还可能加速肝脏从“健康的舞者”变成“病态的醉汉”。
适当运动
运动可以消耗人的体力,分解人体脂肪,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希波克拉底曾经提出: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我们提倡运动减肥,主要应选择有氧运动,比如慢跑、快走、骑自行车、上下楼梯、打羽毛球、跳绳和游泳等。
慎用各种药物
肝脏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用药不当,就像是给肝脏丢了一颗“手榴弹”,极易造成药物性肝损害。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在选用药物时都要像挑选朋友一样慎重,谨防药物的毒副作用。特别是那些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更要谨慎使用,以免让肝脏“雪上加霜”。同时建议慎用保健品,以避免对肝脏的附加伤害。
因此,防治脂肪肝需要管住嘴、迈开腿;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慎用药物,适量运动。记住,只要方法科学,改善脂肪肝不是梦。
文/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肝胆胰外科 胡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