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模范职工小家、上海市保健医疗中心诊疗中心护理科:用专业和温度守护健康防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赵思宇 发布时间:2025-04-11 09:30

摘要: 多年来,上海市保健医疗中心诊疗中心护理科积极开拓创新,打造优质体检护理特色品牌,被评为2024年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他们每天追赶日出,点亮诊疗中心的第一束光,拉开大箕山的晨幕;他们用超凡的耐心,打磨高质量护理服务,驱散服务对象的疑问与焦虑;他们以不变的恒心,投身健康科普教育,为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贡献力量,他们就是上海市保健医疗中心诊疗中心护理科。去年,坐落于无锡大箕山的华东疗养院更名为上海市保健医疗中心,将全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以高品质医疗保健、康复治疗、健康体检为特色的保健医疗中心。新征程上,诊疗中心护理科担当起服务的急先锋和排头兵,他们积极开拓创新,打造优质体检护理特色品牌。通过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科室被评为2024年全国模范职工小家。


从温馨守护到专业诊疗

齐心协力擦亮服务品牌


“高峰时每天接待近千人同时体检,上午检查下午就能出报告。遇到需要加项如胃肠镜、增强CT检查等,可以立刻通过评估预约,一般当天或次日就能完成检查。”上海市保健医疗中心护理部主任、护理党支部书记吴良玉说道,尤其是胃肠镜的全程温馨陪伴体验,让不少来院者大加称赞。这背后是诊疗中心护理科团队常年用担当奉献,打造“高效、精准、便捷、专业”的服务品质。


中心长期承担着上海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每年接待近10万人次。面对体检人数多、抽血量庞大,诊疗中心护理科苦练“一针见血”技术,让一针成功率始终保持在99.7%。为晕血晕针者设立专门抽血的房间,为行动不变的患者提供全程陪同、绿色通道,主动上前一步送上“帮披衣服”行动,爱心服务细致入微。



“早上6点到8点护士在抽血台,9点就去做呼气测试了,10点钟又在导诊各项检查……他们穿梭在各个科室间,像一条串起珍珠项链的绳子。”护理经验丰富的吴良玉带出了精干团队,诊疗中心护理科是护理部三个科室里中人员最多的一个。科室工作量逐年递增,护士们个个满腔热情,连续导诊七八个小时,从不叫苦喊累、毫无倦色,始终微笑应答。吴良玉透露,“一人多岗”和智能化管理是高效服务的法宝。如今,创新推出的“一站式预约模式”,可以统一规划安排体检时间,提前十分钟电话通知至客房,让各项检查无缝衔接,实现检查不出楼、咨询不出门、健康宣教全覆盖。


不仅如此,护理团队以其专业和敬业擦亮服务品牌。上海市保健医疗中心副主任、工会主席冯爱成介绍,在中心内涵式发展过程中,诊疗中心护理科成为一支重要力量。面对突发事件,他们化身“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来”的急救先锋队。曾有一名年轻体检人员向当班护士反映双肺处剧痛,要求立刻安排做胸部CT检查。多次参加急救培训的护士凭借其专业敏锐度,怀疑是心脏问题,果断将其引导至心电图室检查。经查此人为急性心梗,因发现处理及时,不仅挽回了生命还恢复良好,事后他专程送来锦旗。随着胃肠镜中心建设、放射科冠脉CT和核磁项目开展、睡眠中心设立等,诊疗中心护理科全力配合门诊部开展新项目,并能独立承担起呼气、通气功能等检测项目。


从科研创新到科普惠民

成长平台助力人才发展


“我们像做科研一样,采用PDCA管理模式科学改进护理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调研发现哪个环节是堵点,不断探索如何优化。”诊疗中心护理科主任夏青曾获得上海市首届护理操作技术能手,在她看来,团队一直保持着开拓创新、积极向上的奋斗热情。团队为提升呼气实验成功率而推出“呼啦圈”发明项目,获得第七届上海品管圈大赛优秀奖;还有提高肠镜检查患者肠道准备合格率的“舒净圈”发明案例,也闯入第八届全国医院品管圈大赛;团队成员申报了十余项发明专利,两项入围上海星光计划奖。目前结合本单位地理环境特色,科室正在努力参与“打造老年疗愈环境”的重点课题研究。



“工会联合行政大力支持职工岗位技术练兵,每年组织护理人员开展不同主题的专项技能比武如人机操作、心肺复苏等。每年的火眼金睛奖,护理团队都志在必得。”冯爱成说,在人才培养上,工会积极搭建平台,铺设多渠道、多方向发展道路,助力专业护理人才成长。如输送优秀护理人员参加上海市相关技能比赛,屡获佳绩;支持学历提升,诊疗中心护理科三名在职研究生中两名已经毕业;选送优秀护士到上海重点三甲医院培训,未来在康复、老年慢病管理、创口护理、心理护理等方面,专科护士大有可为。“希望每位护士都能一专多能。”



“体检之后,健康管理是重点,也是难点。”夏青说,多年来科室在健康科普方面不遗余力。团队专门成立“美小护宣讲团”,让科普“见缝插针”地贯穿诊疗全过程。候诊期间,十大慢病预防视频活泼生动,很受大家关注。“视频素材都是护理姐妹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给人感觉很亲切。”团队还创建了“健康教育工作坊”,为不同群体定制看图说话、北欧健步走、糖人历险记等健康科普活动,寓教于乐。通过开展“线上健康生活训练营”对“三高”人群的健康观念、饮食、运动、休息进行全方位管理。科室获得了第八届上海青科赛“优秀视频奖”、上海护理学会“护健天使”优胜奖以及上海科普能力演讲大赛、上海青年科技大赛等各类奖项。团队还热心公益,带着科普课堂走进社区、养老院,传授健康知识;走进学校,宣讲如何保护牙齿、视力。


从“一家亲”到“夕阳红”

工会暖心关爱无死角


“中心女职工占比近70%,诊疗中心护理科几乎都是女职工。”中心工青妇退办主任、工会副主席沈艳表示,职工平时工作忙,单位远离市区,工会娘家人想方设法为他们营造幸福感,给大家最暖的后方支持。每年的“三八”国际妇女节活动都让大家无比期待。今年中心妇委会、女工委精心策划组织女职工赴南长街文化之旅,在健康徒步、非遗泥人手作中愉悦身心。同期还开展了女职工健康保健课、健康知识云答题以及快乐手作课堂等,并联合餐饮服务部为女职工送上节日专属甜品。“随着二胎女职工多起来,中心不断加强女职工关爱和妈咪小屋建设,获评上海市五星级爱心妈咪小屋。”沈艳说,中心专设健身角,为职工提供形体训练,还开设法律援助和心理咨询室,帮助大家释放压力。工会组织的舞蹈社、球类社、读书社等十分受欢迎,特别是舞蹈社,培养了很多才艺双全的护理人员,他们能说会唱擅跳,做起科普来更有感染力了。


一直以来,中心护理人员流动率很低,这源于党政工用心用情呵护每一位职工,让温暖全覆盖。护理团队曾招聘到一位全日制研究生,工作不久便被选树为院内启明星人才。正当他成家立业、努力奋斗之际,突然被诊断出大病。工会立刻帮忙联系绿色通道,预约到床位马上安排手术,还帮他争取各项帮扶资助。如今经过放化疗,该职工已经能上岗了。



每当科室有职工退休,工会和职能部门都会悉心准备蛋糕、鲜花、专门设计的人像纪念模型和座谈会,营造欢送老同志的仪式感。退休职工也从“一家亲”群聊进入“夕阳红”好友群,工会温暖始终相随。沈艳讲道,早在2010年保健中心就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温馨和谐的“家文化”一路传承,诊疗中心护理科也先后获得上海市模范职工小家、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诸多荣誉,如今又添“全国模范职工小家”荣誉,激励着大家继续精进专业技术、齐心协力再创佳绩。



责任编辑:赵思宇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