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足。”足部,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承载着支撑、负载、减震以及行走等多重功能,被誉为人体的“第二心脏”。当它出现问题时,膝关节、髋关节、腰椎、颈椎都有可能受到影响。尤其是处在发育期的儿童和青少年,更要重视足踝健康。
《中国少年儿童脚型数据库》表明,99%的婴儿出生后脚都是健康的,但到了3至5岁之后,足部问题就会逐渐增多。截至2019年,我国0至14岁的孩子中,存在足踝健康问题的占比高达80%。那么,在孩子足部发育的关键阶段,家长应当如何保护?在足踝发育关键时期,又有什么小法宝可以守护孩子的双足健康呢?
选对婴幼儿的儿童鞋
宝宝脚掌的生长发育速度迅猛,通常在1岁时就能达到12厘米的长度。然而,这一阶段宝宝的脚部骨骼大部分仍为未骨化的软骨,因此需要特别呵护。
对于学步期的孩子,鞋底软且薄的学步鞋有利于足部肌肉发育,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体会足部与地面接触时候的感受,增强抓地感和身体的平衡感。
发育期的孩子更适合选择鞋面透气、鞋底软、鞋底偏薄的鞋。厚且硬底的鞋会使孩子脚指头的肌肉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导致脚的平衡感变差,甚至影响足弓的形成。
在家也可自测扁平足
青少年患有扁平足的比例越来越高,除了一部分先天因素外,大部分的扁平足都是在后天发育中由于穿不合适的鞋、缺乏运动、肥胖等原因导致的。如果家中没有足模,可让孩子用站立的姿势,光脚沾水或颜料踩在纸上,观察足印,对照判断专业扁平足的图示,观察是否有扁平足。
如果一时找不到专业扁平足图示,也可以让孩子站立,从身后观察孩子的足跟与小腿是否呈一条直线。若为一条直线,那么则为正常;若在脚踝处有向外侧倾斜的角度,那么考虑为扁平足。
那么,扁平足对青少年有哪些影响?扁平足会导致患者在日常行走、跑步时,更容易出现足部的疲劳和疼痛。由于扁平足患者的脚后跟是外翻的,会连带着膝关节一起向外翻,容易引起膝关节炎,出现膝关节疼痛、髋关节病变、骨盆倾斜,甚至造成脊柱侧弯。
巧用弹力带锻炼足踝肌肉
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运动前后都要拉伸,以避免受伤并加深锻炼效果,然而在拉伸时却常常忽略了脚踝。一旦脚踝处僵硬,运动时则更加容易受伤。除了一些专业拉伸足踝肌肉的动作之外,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弹力带锻炼足踝肌肉,有效预防运动中的足踝损伤。
具体方法:将弹力带绕在一脚的脚掌之上,两端握在手中。轻轻拉动弹力带,整个脚掌进行内外翻的交替。在内外翻动的同时,上方的手臂也可以相应地配合进行内外交替。这个动作每天做两次,每次做5分钟,既拉伸了踝关节,也锻炼了足踝肌肉及韧带,有助于伸展足底筋膜和小腿肌肉。
对于爱运动的青少年来说,可以选择这样一双合适的鞋:鞋子要略紧、跟脚,不要太松;鞋底软,有弹性;鞋子要轻便,不要太重;最好选择气垫鞋。如果喜欢穿高帮鞋,记得要捆绑好上面的鞋带,因为高帮鞋在给足踝带来保护的同时,会使踝关节丧失灵活性,如果没有捆绑好上面的鞋带,反而容易造成踝关节的损伤。
足踝发育如同精密钟表,每个齿轮的咬合都需精准时序。从胎儿期的营养储备到青春期的科学运动,抓住这些“黄金窗口期”,才能为孩子打造支撑一生的健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