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一只眼”赵东生教授在1946年创立的眼底病外科,开启了中国现代眼科的源头。如今,这一传承已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医学中心发展为国内乃至亚洲领先的综合眼病诊疗平台。中心分设南北两院区,共开放床位168张,年门诊量超50万人次,年手术量近3.5万台。2023年启用的眼科中心大楼总面积达3.6万平方米,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构建了覆盖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及临床应用的闭环科研体系。
十大亚专科齐头并进,技术与国际接轨
从首例视网膜脱离手术、飞秒激光白内障,到基因治疗、干细胞研究,医院眼科中心设有十大亚专科,全面覆盖眼底、白内障、青光眼、角膜、屈光手术、眼肿瘤、神经眼科、眼整形等细分领域,技术水平与国际接轨。
眼底及视网膜科作为中国眼底病外科发源地,由赵东生教授创立,主导了国内首例视网膜脱离手术,开创了国内抗VEGF治疗与基因注射先河,手术量位居全国前列,挽救了数百万患者视力;白内障专科在国内最早引入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FLACS),年手术量稳居上海市公立医院首位,飞秒激光联合屈光手术助力“精准脱镜”;青光眼专科率先开展360°小管切开术和UCP治疗,术后并发症率低于国际平均;角膜与眼表专科3年完成角膜移植128例,OPO角膜利用率达85%,创新“一片角膜分多人使用”技术;屈光手术中心在国内最早开展全飞秒、ICL V4c植入术,配备全球顶级Zeiss VisuMax和MEL90设备,年手术量居长三角首位;斜视与小儿眼科创新应用A型肉毒毒素治疗麻痹性斜视,年斜视手术量排在上海前列;眼眶病与眼整形专科首创“眼球后自体脂肪移植”修复眼窝凹陷,“微创综合突眼矫正术”治疗甲亢突眼,患者满意度高,并联合神经外科开展眼眶肿瘤精准摘除,术后视力保留率国际领先;神经眼科在诊疗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同时,也积极探索神经保护、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国际前沿技术;视光科配备德国蔡司IOLMaster 700、角膜地形图仪等尖端设备,从医学验光到视功能分析,再到个性化干预,率先开展覆盖全生命周期视力健康管理体系;眼肿瘤科是全国少数几家有实力和技术开展眼内肿瘤局部放射敷贴治疗的眼科临床中心,创新性开展眼部惰性淋巴瘤极低剂量放射治疗,挑战放疗减容后眼内/眼外肿瘤切除治疗,摘除肿瘤保留患者眼球。
“一针一镜”破盲障,眼基因治疗开辟新纪元
不同于传统眼科手术治疗,该中心近年来持续突破性布局在基因治疗与干细胞治疗方向,已完成中国首例LCA与AMD基因治疗,开创中国遗传性眼病治疗新纪元。中心还牵头开发全球首个补体-抗VEGF双靶点新药,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
同时,其基因与干细胞平台面积达700平方米,包含P2实验室、SPF动物平台,并联合建立了上海市眼视觉与光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从基础到临床的全链条创新提供平台支撑。
医教研协同发展,打造“眼科强国”样本
作为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全国两家之一)、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医院眼科团队在科研方面也屡获国家级项目与荣誉:近10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科技部重大专项7项,累计发表SCI论文600余篇,斩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奖项17项。
团队人才梯队稳定,已获国家及上海市人才计划31人次,主编多部眼科权威著作,牵头4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持续推动中国眼科“走出去”。
在精准医疗浪潮下,眼科治疗早已不止于“看得见”,更关乎“看得清、看得久”。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凭借前瞻布局与系统化整合,已在为中国乃至亚洲眼病患者照亮一条清晰可行的光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