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科学应对“社交隐形杀手”压力性尿失禁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梁艳 发布时间:2025-08-01 11:11

摘要: 针灸疗法凭借其独特的多靶点调节优势和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已成为SUI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生活中,有这样一群“隐形的患者”——她们在开怀大笑时突然神色紧张,在公交颠簸时下意识夹紧双腿,甚至在出门散步前反复确认卫生间位置。这种被称为“压力性尿失禁”(StressUrinaryIncontinence,SUI)的疾病,正悄然影响着我国近两成女性的生活质量,因社会偏见和认知不足,它成为许多人难以启齿的“秘密伤痛”。


被低估的公共健康问题


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女性SUI患病率已达18.8%,远超男性5%的发病率。值得注意的是,发病率随年龄呈现“双峰”特征——产后女性群体患病率为28.7%,绝经后患病女性骤升至37.5%。临床上,SUI被明确定义为“腹压突然增加时出现不自主尿液渗漏”。国际尿控学会(ICS)的分级标准显示,轻度患者仅在剧烈运动时漏尿,而重度患者甚至翻身或行走时就会出现症状。


盆底康复与针灸的协同效应


现代医学对SUI的治疗策略呈现出从单一方法到多维干预的转变,其中针灸疗法凭借其独特的多靶点调节优势和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已成为SUI综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药物疗法是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第一道防线,盆底肌训练方法成为首选。而在中西医融合的理念指导下,采用盆底肌训练与针灸治疗的联合应用展现出显著的协同效应。针灸治疗在SUI管理中展现出独特价值,其作用远不止于传统的“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概念。陈跃来教授及团队2017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的一项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证实,电针治疗轻中度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总有效率达到64.6%。这一里程碑式的研究采用严格的临床试验设计,通过电针中髎、会阳等腧穴,发挥针灸补益肾气、固摄膀胱的作用,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漏尿症状和生活质量。中髎、会阳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在腰骶部腧穴,会阳穴又为膀胱经入内属肾、络膀胱之处,选此二穴并采用长针深刺可疏通膀胱经络,调节膀胱气化功能。电针中髎、会阳穴组不仅能有效减少女性轻中度SUI的临床症状,对中重度SUI的漏尿次数和生活质量也有显著改善,体现了针灸治疗的优势效应。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针灸治疗SUI的机制至少包括了三个层面的作用:一是神经调节,针灸通过特定腧穴调节了排尿中枢相关神经兴奋性,加强了控尿功能;二是肌肉强化,针灸通过刺激局部腧穴,达到增强盆底肌力量和耐力的作用;三是改善血流,促进盆底区域微循环,改善营养状态。这也正是针灸多靶点效应的具体体现。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