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同济大学银屑病临床研究中心始终聚焦中国人群的真实世界数据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打通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与技术转化之间的壁垒,持续推动银屑病诊疗体系的优化与创新。
在史玉玲教授的带领下,中心作为全球银屑病监测项目成员单位,近年来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牵头和参与银屑病相关的国内外多中心临床试验项目95项。中心作为牵头单位,联合8家上海市三甲医院,建立了涵盖2500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构建了完善的慢病管理平台,围绕临床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构建了一整套具有推广价值的诊疗新策略,包括以患者整体评分为导向的疗效评价新标准、提升银屑病关节炎早筛效率的关节超声技术、优化紫外线光疗方案以提高治疗反应以及在保障疗效前提下降低医保负担的生物制剂优化治疗策略等。这些成果有效回应了诊疗规范缺失、疗效评估手段滞后、医保压力过重等现实难题,形成了切实可行的中国式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已在《BrMedJ》《JAmAcadDermatol》等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5篇,牵头和参与制订专家共识及指南10项,获得6项专利与软著,初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银屑病系统诊疗新模式。
中心依托同济大学银屑病研究所强大的科研平台,深入推进高水平临床研究,着力促进基础研究与转化研究的深度融合,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作为核心工作持续推进;中心积极拓展医企合作新模式,与Sigma公司共建银屑病精准光疗研究平台,联合同济大学物理学院研发高精度图像识别算法与智能靶向光疗系统,成功构建国际领先的精准光疗技术体系并实现临床成果转化。同时,中心与华夏源干细胞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启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中重度银屑病的临床研究项目,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并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I期临床试验,成为全球首批开展银屑病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的创新项目。
史玉玲教授领衔团队积极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连续十年倾力打造的“同济大学银屑病高峰论坛”已成为业界标杆盛会。同时,在提升患者教育和社会影响力方面,中心始终走在前列,并以临床需求为根本出发点,构建了“基础-转化-临床”三位一体的完整研究体系。中心以系统化诊疗理念为指导,依托前沿技术创新,在银屑病精准诊疗体系构建和智慧化慢病管理等方面实现多项重大突破。
目前,中心已在行业标准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优化、创新疗法开发及临床转化等关键领域确立领先优势,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银屑病诊疗研究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