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中山内镜为主体的上百位专家联手编撰、集图文视频于一体的消化系统百科全书一一《消化系统肿瘤防治200问》,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于今年五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广受欢迎,首印3500本新书发售一空,远在新疆、厦门的患者手捧新书如获至宝。
一问一答,一目了然,图文并茂,视频穿插,生动直观。这是一群有使命担当的医学工作者,对医学科普的一次全新尝试。
以大国工匠、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主任周平红,上海市先进工作者、中山医院终身荣誉教授姚礼庆,上海市卫生系统“银蛇奖”获得者钟芸诗教授等为代表的消化系统临床一线医生,在数十年的消化系统诊治实践中,对患者的病痛感同身受。发现一例早癌,救活一条生命,幸福一个家庭。他们深知,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刻不容缓。为此,他们集多年的临床治疗实践之经验,组织各路专家编写了针对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具有实用性和指导性的医学科普专著。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环境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我国的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肝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统癌症频发,尤其是大肠癌的发病率每年以15%递增。而许多肿瘤被发现时,往往到了晚期,治疗难度增大,费用增高,预后效果不佳,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也对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有鉴于此,劳模名医们深感肩负的责任,他们倾力医学科普,旨在提高大众对消化系统肿瘤的认识,鼓励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控制烟酒等。同时呼吁大众,加强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做到早发现、早诊治,这对于降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
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的知识普及,该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对病人及其家属提出的疑问一一作答;同时,收集了在医疗实践中遇到的方方面面问题,逐一解答。200多个问题,有问必答;通俗易懂,清晰明了。
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在形式上也作了全新尝试。采用图文并茂与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动静结合,更加直观生动,让人一目了然。
该书首次尝试请数十位专家教授分别介绍相关疾病并制作成相应视频,穿插在文字问答中。读者只需用手机扫一下二维码,就能看到相对应的短视频,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让读者直观地了解消化系统肿瘤的特点、临床表现、诊疗方法及进展,包括日常注意事项、预防等知识。
该科普专著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汤钊猷、樊嘉、葛均波、陈洪渊4位院士的指导并给予题词;同时还得到了中山医院党委书记、教授顾建英、终身荣誉教授杨秉辉的关心并作序;周俭院长及孙益红副院长也亲自参与该书编写。
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作为上海市消化内镜诊疗工程中心、复旦大学消化内镜研究主持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中山医院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其内镜年诊疗量达20万人次,内镜微创年治疗量在1万人次以上,享誉中外。
《消化系统肿瘤防治200问》自今年5月发行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一位曾经在中山內镜两次肠息肉切除、其中一次发现癌变当场作了处理的上海患者,无意中在网上看到此书发售,马上下单,并拿着新书请姚礼庆主编签名,一个劲地夸赞:我是一名消化道肿瘤患者,需要了解的內容这本书里应有尽有,即使看门诊也不可能那么详细呀,你们真是有心人,为患者排忧解难。
今年6月,厦门有读者看到此书,马上请姚礼庆教授结合书本给厦门老年大学500名学员讲课。课后,学员们纷纷拿着书本请求签名。
7月中旬,中山医院曾派出的“国家医疗队”部分队员再度踏上新疆新源县的土地,姚礼庆教授向少数民族患者、基层医务人员赠送了40余本主编出版的科普书籍,广受好评。新疆地区胃肠道肿瘤发生率为高发区,上海医生送书上门可谓“及时雨”,双方达成意向,与新疆新源人民医院合作再编一本《肿瘤防治300问》,以造福更多的新疆患者。
头图为《消化系统肿瘤防治200问》三位主编:姚礼庆(中)、周平红(右)、钟芸诗(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