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注】经前期情绪不良,当心这种病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程苾恒 发布时间:2025-08-13 13:06

摘要: 你了解PMS和PMDD吗?30%~80%的育龄女性受PMS症状困扰,其中有3%~5%的女性,症状严重到PMDD的程度。

很多人听说过经前期综合征(PMS),它是在女性排卵后黄体期出现的一组躯体、情感和行为症状,会影响工作和生活,但在月经来潮后很快消失。经前期情绪不良障碍(PMDD)较PMS更为严重,即经前期症状严重到造成功能损害和人际关系破坏。有的女性经前期出现易怒、易激的精神状态,甚至导致工作耽误、同事生隙、夫妻失和,这就是PMDD症状。


共病率高、重在甄别


30%~80%的育龄女性受到PMS症状的困扰,其中有3%~5%的女性,症状严重到PMDD的程度。而且,PMDD可与多种心理障碍共病,如重度抑郁、焦虑障碍、人格障碍等,仅26.5%的患者未合并其他心理障碍。因此,需标准化诊断PMDD,将其与共病的心理疾病甄别开来,从而实现有效的个体化治疗。


PMDD常见的情感和行为症状有易怒、紧张、情绪波动、抑郁、注意力涣散、健忘等,常见的躯体症状有易疲劳、乳房肿痛、体重增加、头痛、全身疼痛等。易怒是其最典型的症状。症状通常在经期前7天左右开始,经期前2天达到顶峰,月经来潮后迅速好转并消失,无症状期将一直持续到排卵前。PMDD症状常出现在女性育龄期,平均起病年龄25岁。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PMDD症状会逐渐加重,故大部分患者30岁后才开始寻求医疗帮助。目前应用最广的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要点如下。


A:在月经来潮前一周出现下列症状中的5项(或更多),在月经来潮数天内好转,并且在月经结束一周内症状达到最低或者消失。这些症状必须至少包括下述前4项中的任何一项:

1.显著情绪不稳,

2.持续显著的愤怒、易怒或人际冲突增加,

3.显著情绪低落、感到绝望或自贬,

4.显著焦虑、紧张或心烦意乱,

5.日常活动兴趣减退,

6.主观感觉很难集中注意力,

7.昏睡、容易疲劳或者显著精神不振,

8.食欲显著变化,饮食过量或者渴求特殊食物,

9.嗜睡或失眠,

10.主观感觉不堪重负或失去控制,

11.其他身体症状。

B:临床症状明显痛苦或者影响了工作、学习、日常社会活动及人际关系。

C:症状不仅是另一种障碍的症状恶化。

D:A、B、C标准由至少两个连续月经周期的前瞻性每日评估进行确认。

E:症状不是由药物的直接生理效应或全身性疾病引起。


首选副作用轻微的药物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推荐PMDD首选药物治疗。目前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例如氟西汀,一般副作用轻微,服用方法有持续服药、黄体期服药和症状出现时服药。研究表明,持续服药与黄体期服药的效果无显著差异。


以含有屈螺酮或左炔诺孕酮-炔雌醇成分的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为主的激素治疗为二线治疗方法。难治性病例也可考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拮抗剂,如亮丙瑞林。


另有中医学者将PMDD分为肝气逆证和肝气郁证两个临床亚型辨证施治,且已证明柴胡类方、经前舒颗粒以及舒郁胶囊等对PMDD肝气郁证具有一定疗效。这为对服用西药有禁忌或顾虑的女性提供了更多选择。


非药物的认知行为治疗、氟西汀或者两者联合治疗PMDD的效果难分优劣,但随访中发现认知行为治疗疗效保持更久。瑜伽、有氧运动、补钙等方法,由于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尚不能作为专业医生的推荐方案。


PMDD在生活中相当常见,对于白领女性的社会功能、主观感受的影响都很大,应该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


(本文作者系上海市妇幼保健中心 程苾恒)


责任编辑:赵思宇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